眾將領聽毛文龍的意思是要和建虜作最後之決戰,無不熱血沸騰。
說實話,這將近一年的軍隊整訓,又加上源源不斷的物資供應,眼看著東江全軍從一支疲羸瘦弱,軍器殘缺之旅,已變成兵強馬壯,盔甲鮮明,器械鋒銳之軍。
他們也早就躍躍欲試,想看看這一年練兵的成果究竟如何。
現在的東江軍對後金,就算戰力沒有佔優,也至少是持平了。
多年積鬱之壓抑憤懣,血海深仇,只待這一場大戰來舒洩。
既然已經決定,便安排進軍事宜。
毛文龍親率沈世魁、陳繼盛、易承惠諸將在前路。一共五萬人。
張繼善帶著毛有功、毛有傑在中路,一共四萬人
毛承祿帶著毛永詩、曲承恩在後路,一共三萬人。
毛承祿所率軍人數最少,卻最為精銳。
對這個安排,眾將領大惑不解。
按理,應該把最精銳之軍放在前鋒,才能摧堅破陣,激發士氣。
放在後面不但起不到多大作用,反而可能被前方拖累。
而毛文龍作為主帥,為安全,則應該放在中路,可以根據形勢變化,指揮排程。
而後路軍則主要是押運和保護輜重物資,,可以讓稍微弱一點的來負責。
現在毛文龍這安排卻反過來了。
毛文龍對眾將的疑惑,卻也不解釋,只說自有道理。
不過好在如今的東江軍,即便相對稍弱的部分,都頂的上一年前最強精銳了。
十二萬東江軍過通遠堡後,沿著草河堡、灑馬吉堡向東北方向行進。
到一堵牆堡後過太子河,再過清河堡。
這是向撫順方向去。
畢竟濟爾哈朗在撫順反黃臺吉,如果屬實,則和虜酋已成仇敵。
即便濟爾哈朗不投降東江,虜酋也不會發兵支援
撫順比起瀋陽又相對容易攻取。
等東江軍前鋒來到散羊峪堡時,卻見有上百個金錢鼠尾韃子騎兵等候在堡城前,不過卻沒有帶兵器。
東江兵待要上前廝殺,韃兵領頭五六人卻會說漢話,齊聲大嚷道:
“我家貝勒要與東江毛爺商議降順大明的事。”
這些東江兵面面相覷,但對方既然要說要投降,他們雖恨韃子,卻也不能自主決定。
當即回到大軍駐紮營地,向毛文龍稟告。
毛文龍得知後,派使者向散羊峪堡的那些韃使傳話:
“你家貝勒既然要投降,那就親自來我營中請罪,方才有誠意。眼下你貝勒已經和黃臺吉決裂,若不降,死無葬身之地。”
陳繼盛聽後,大感疑惑,向毛文龍勸諫道:
“眼下虜酋未滅,若是這濟爾哈朗真有意歸降,則滅虜容易許多。對他不如以禮相待。若是如此苛刻屈辱,他就算原先有降意,反而就不降了。縱使最後我軍依然能滅建虜,代價也會很大。”
毛文龍搖頭:“除惡務盡。這韃子頭目手上無不沾染遼民血債。若是他說個降字,就要將其奉為座上賓,何以令東江軍民心服。若這韃子驕性不改,眼下無事,將來終究釀亂。況且我此舉也有試探之用.”
陳繼盛好奇道:“不知毛帥要試探什麼?”
毛文龍道“這個濟爾哈朗若是真投降,必定內心還有些掙扎顧慮,對我說的條件,必定不肯馬上答應,還會派人來商討,保全他顏面。”
陳繼盛道:“若是假投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