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閣老,今歲正月一直到驚蟄之前,北地數省遭了雪災,戶部不得不拿出一部分常平倉糧來賑濟災民,耗費不在少數。如今南方的夏糧雖然已經下來了,可還尚未來得及運至京中,眼下只能靠戶部庫糧來提供當下所需......”
眼見楊儀開始訴苦,葉百川哪會任由對方叫苦叫難下去,若都是這般,朝廷百官乾脆都開一個訴苦大會得了,也不用出來辦事了。
“昭王爺,您說的這些,是戶部所需操心的,陛下早已有旨,命戶部做足準備,這會兒說這些,是不是晚了點?內閣關心的,只是戶部何時能如數將這些糧草籌措到位。”
楊儀雖是親王,地位尊貴,但此時是內閣議政,葉百川身為閣臣,在事情上也無需客氣。
楊儀聞言,也不見惱,只是與戶部尚書付有貞相視一眼,才向葉百川說道:“葉閣老,事關國之大事,本王也不推塞,這樣,四十萬石糧草,給戶部二十天時間備齊,且一應運糧的役夫車馬也都應徵到齊如何?”
“四十萬石?”
葉百川明白,對方是想先將大軍所需的三個月糧草供齊,至於內閣所擬的兩個月的備用糧則暫緩,三個月時間的準備,倒也不是不行,只是葉百川卻不敢輕易開這個口子,六部之中,就數戶部最是難纏,出了名的“厚臉皮”,這要是鬆了口,剩下的那二十三萬石,可要拖到年底去了。
只見葉百川搖了搖頭道:“昭王爺,內閣議定的這個數字,是不能商議的。還有,二十天?”
“戶部的官員都是吃乾飯的嗎?本閣已經說過了,軍中的常備糧和自籌糧,僅夠一個月的耗費,十天時間,戶部的車馬民夫都是飛的嗎?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感到邊關。”
“不行,內閣只能給戶部五天時間,如數集齊。”
軍中的糧草按行軍所耗,其實不止能支撐一月,起碼再延十五天的量還是有的。但這種情況,總不能一點餘地都不給自己留吧。
“五天?”
楊儀一聲苦笑,連葉百川話裡對戶部的嘲諷都顧不上回應了,雖說是漫天要價,可這殺價殺的也太狠了些。
“付尚書,你來。”
楊儀還得顧及自己的親王威儀,這裡可是內閣,他堂堂一個親王,像市井小民一般和內閣大臣討價還價,成什麼樣子,於是乾脆帥鍋付有貞。
付有貞心中也是有苦說不出,本來兩人提前就已經議定好由楊儀開口應對內閣,為的就是想憑藉楊儀親王的威勢,讓內閣不至過分壓榨戶部,這會卻倒忘個乾淨。
親王加主理戶部的尊貴頭銜都討不來的讓步,你讓他一個尚書能怎麼辦。
不過付有貞倒也有自己的應對辦法。
當下開口說道:“葉閣老,諸位大人,五日內做好所有準備,就是逼死下官也做不到,十天,十天如何?”
葉百川想了想,說道:“七天,不能再多了,山西鎮和薊州鎮倒還好說,可西軍路遠,如果後續糧草不至,那咱們大乾的兒郎可就只能吃沙子了。”
“七天太短,再容一天,八天?”
葉百川思慮片刻,還是點頭。
“再說這個數量,六十三萬七千石,戶部一下子確實拿不出這麼多糧食,要知道除了北征大軍,還有九邊各地留守的官兵,以及京畿附近的大軍,也都等著戶部的糧草呢......”
葉百川一聽又是這般話,當下也不給付有貞繼續說下去的機會,打斷道:“是六十三萬七千五百石,付尚書少說了五百石。還有,剛才本閣已經說過,內閣議定的數量,不容商議。”
“葉閣老且聽下官把話說完,按理,當下時節,別說是六十三萬七千五百石,就是七十萬石,八十萬石,戶部也能拿得出來。只是往年這會兒南方的夏糧已經入京了,今年的夏糧卻遲遲不至。從四月初五立夏至今,馬上就到六月了,蘇杭之地的新糧起碼也該運抵京城了,再過個把月,山東河南之地也該入糶了,今春賑災這也是事實,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下官還請內閣能容戶部一些時間,等南方第一批新糧入庫,戶部保證第二天就能將剩餘的糧草備齊。”
付有貞的辦法很聰明,同一件事,將其時間和數量要素分開來說,先在時間上取得主動,再提數量方面的問題,這樣不至於讓對方一次性全都回絕了,重繁往復。
另外就是轉移矛盾,付有貞雖然隻字未提漕運,但話裡話外句句都是在說,不是戶部想要拖延,而是今歲的漕運拖了後腿。
葉百川果真將目光看向一旁默不作聲的楊佋。
楊佋感受到投來的目光,也不待對方發問,率先說道:“葉閣老,諸位大人,今歲的漕運新糧出發的日子,卻是比往年要晚一些。一是蘇杭之地,自今歲入夏以來,接連數日雨汛,收糧的日期要延後些。二是運河眼下正值船運旺季,河道擁堵,又發生了商船沉沒之事,疏通需要時間。三則河工疏浚的工期,因工部主事柳雲龍的調離,新補官員尚不能熟悉事務,期內未能按時完工。”
“禮郡王,內閣可不是聽您說這些理由的。”葉百川蹙眉道。
楊佋謙謙一禮說道:“小王知曉,請諸位大人放心,漕糧確實不能依往年同期抵達京城,但小王在事前便已另做了準備。”
“天津海運碼頭雖然尚未完工,但如果增派工匠,臨時搭建出一處簡易碼頭還是可行的。再則,小王已命江南水師,以及沿海諸地衛所查探海運路線,以及各地水文狀況,勘定城冊,繪製海上輿圖,此中準備已在今歲三月底完成。是以小王已提前啟動海運,由蘇州府出發,自海路北上,雖然時間要比漕運船隻出發尚要晚一些,但所需時間卻可成倍縮短。”
“日前,登州衛來報,說海船已經駛入了威海衛,暫作休整補給後便立即北上,按時間算,再有三至五天時間,新糧就能抵京。”
說著,又解釋道:“因是首次啟用海運,時間方面,海關衙門尚無法精確,只能給出一個期限範圍。”
葉百川聽完,眼睛一亮。
“五天的時間,哪怕是入庫糶糧再耗費一些,也要比戶部給出的八天時間要早,如此甚好,禮郡王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