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大人請。”
“請!”
離開驛站之前,賈瑛喊來了喜兒:“去同驛丞打聲招呼,讓他莫要怠慢。”
喜兒點頭離去。
會賓樓,楊佑也已換了一身衣衫,等候在此,見賈瑛帶了人來,好奇問道:“這位是?”
“我來為你們介紹,這是當朝肅忠親王,楊佑。”
“這位是我和你提過得,嵐縣縣令鞏尚仁。”
鞏尚仁聞言急忙拜道:“下官鞏尚仁,拜見王爺。”
楊佑看著鞏尚仁,不免多打量了幾眼,輕輕點頭以作示意。身為一個親王來說,鞏尚仁與他的距離相差太大了,一個點頭已經算是屈尊。
從認識賈瑛以來,除了南疆的那些士子,楊佑很少見賈瑛為他介紹自己的朋友。今日為了一個小小的縣令,賈瑛便將自己喊來作陪,還真是罕見。
看來,這位鞏縣令,很對賈瑛的胃口。
事實也正是如此。人生路上不可能獨行,但朋友也不會太多。
能得一二交心的,就已經很幸運了。
賈瑛心上鞏尚仁的性格,所以將他介紹給了楊佑。他在官場上認識的人不少,可能談得上朋友的卻不多,更談不上為鞏尚仁鋪路造勢了,賈瑛也從沒想過那麼做,而以鞏尚仁的性格,公私同樣分明。
不過宦海一途,勢單力孤總是走不遠的,能有一二看的順眼,性情相投的相互扶持,總歸不是一件壞事。
宴席上,鞏尚仁除了最開始恭敬一禮外,也表現的很隨意,完全沒有下位者面對上位者的拘束,但卻沒有半絲逾矩。
鞏尚仁不是敢於平凡的人,就像賈雨村一樣,卻又不一樣。
賈雨村會媚顏奴骨,而鞏尚仁則是剛正不阿。賈雨村為了討好王家,可以枉顧人命,而在鞏尚仁眼中,似乎王爺和百姓對他來說並沒有什麼區別。
就像當初,他給一個日常都是山珍海味的王爺吃小米粥窩頭,原因是全城百姓,自他以下都是一樣的食物。
人有追求是好事,野心也好,志向也罷。若是隻甘於困守一隅之地,賈瑛或許也不會高看鞏尚仁一眼。
對於賈雨村同樣如此。
一個只為自己,一個心有大願。賈瑛倒有些期待,若是鞏尚仁和賈雨村見面,會是怎樣一種情形。
說起雨村,前些日子又被南京督察院彈劾了。
原因還是出在了改稻為桑之上。
賈雨村有沒有見過李恩第,賈瑛不清楚。
但賈瑛知道一點,那就是以雨村的性格,絕對不會放棄透過王子騰而攀附當朝首輔的機會,或許,兩人之間已經建立起了聯絡。
一如他當日,以賈家為跳板,抱上了王家的大腿。
如今的雨村,是改稻為桑的堅實擁躉者。
福建因為改稻為桑鬧出了人命,林如海的來信也提到了此事。
雨村不虧是雨村,人命對他來說只不過是仕途升遷的墊腳石,一個村子裡,十幾戶人家被安上了抗官謀反的罪名,青壯皆殺,老幼充軍流放。
因為此時,林如海同他產生了極大的分歧,此次南京督察院的彈劾,就是由林如海發起的。
至於結果......
嘉德缺錢,首輔施政,傅東萊只講利害,馮恆石獨木難支,賈雨村安然無恙。
傅東萊的選擇,在賈瑛的意料之中。
與他的恩師馮恆石不同,傅東萊眼中只有新政,人命在他眼中或許重要,但絕對不是排在第一位的。而改稻為桑,是朝堂幾位大臣公認的,當下解決大乾國庫空虛的一道良策。為了能讓改稻為桑順利推行,傅東萊甚至可以縱容賈雨村。
而馮恆石,他依舊是一塊兒又臭又硬的石頭。皇帝重用他,很容易砸了自己的腳。
對於這些,賈瑛只是一個旁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