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春闈會試的考試內容,當今科考,沿襲的是唐宋舊制,又稍加變革。
會試每隔三年的第二個月份舉行一次,一般都是初九開始,共分三場,每三日一場,到十七結束。
首場試《四書》義三道,經義四道,其中《四書》是每一個生員都要兼習的,而五經則是每一位考生任取一經。
賈瑛治的是《春秋》,是五經中最難的經書之一,另一個就是《禮記》了。
之所以說難,那是因為其餘三經,有朱程為其做了官方註釋,參考起來也就相對容易些。
賈瑛之所以選治《春秋》,不是他想挑戰高難度,而是教他的夫子治的就是《春秋》,別的不會。
沒辦法,在南疆想找一位理學大家,太難了。
首場結束後,二場試論一道,判五道,詔、誥、表內科一道。
三場則是試經史時務策五道。
賈瑛與後世考試做了一下簡單的對比,最終還是不由稱讚一聲古人的科舉不愧是千年王朝選拔輪才的不二法寶,太難了!
但凡能堅持下來的,並且還能高中的,無一不是萬里挑一之人啊!
所以,賈瑛必須鄭重對待。
為此,期間他還抽空去找了一次賈政,整個賈府中,除了賈敬,最有學問的一個。
賈政對他說:“本朝取士,鄉試取的是才氣,便如瑛兒你一般,可會試卻不又同,縱觀往次科闈文墨,總是取的那四平八穩的文章,瑛兒你年少鋒芒盛,還需懂得收斂才是。”
賈瑛聽了,覺得甚有道理,可又覺得明年那場恩科怕是又會有所變動,看來的注意一下主考官是誰了。
除了溫書備考,賈瑛還一直等著楊佑的報復,可左等右等,也沒見對方有動靜,賈瑛可不認為,憑那些紈絝的能力還打聽不到他的出身住處。
對方既然不來找他,他自然也不會趕著上去,還能樂得清靜。
另外便是給雨村寫信了,這事也拖不得。
不過信中的內容卻是很簡單的幾句話:
“葫蘆廟裡一書生,緣來隱士真性情。依林附賈奔前程,唯在金陵埋禍根。東海龍王座上客,主兵惹孽雪籠歸。”
箴言嘛,就要簡潔明瞭,還不能讓對方全都看懂,要的就是一個神秘二字。
只是不知雨村看了會作何應對,葫蘆案是否依舊會發生。
不過以賈瑛對雨村的瞭解,他絕對不是一個會輕易放棄往上爬的人。
人們都說雨村冤判葫蘆案,是為了抱答賈家的恩情,可誰又知道,王家才是真正的金主。
就在賈瑛無限遐思之時,小院外,卻傳來一陣鶯鶯燕燕,賈瑛回身向院門外看去,卻是尤氏並可卿,帶著黛玉探春一眾姊妹來了。
說來有幾日未見到黛玉了。
還有尤氏,自從那一次東道過後,尤氏就開始躲著他,賈瑛自然明白其中原由,他自己又何嘗不是在躲著尤氏,不然,為何整日待在自己的小院兒裡溫書呢。
“瑛二哥,思賢姐姐,我們來看你們來了!”尚在門口的探春滿是笑意的向著賈瑛說道。
賈瑛微笑起身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