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九斤如何肯認這話,只聽他道,“說的比唱的好聽,要不是你指揮無方,以至落入敵方算計,我契丹男兒怎會連孱弱的宋人都打不過?”
“哼,你這是強詞奪理!這夥宋人與以往所見大不相同,戰力不在我遼人精銳之下。”耶律佛頂臉色脹的通紅,忙不迭的辯解道。
因以往宋軍固定印象太過深入人心,所以現場之人無人肯信這話。
在聽聞耶律佛頂之言後,眾人皆露出不以為然之色,耶律九斤更是譏諷,說耶律佛頂經此一敗,被宋人嚇破了膽子。
耶律佛頂見狀,簡直要把肺氣炸了,當即撂下幾句狠話,徑自大踏步出了留守衙門。
不多時便有城門官來報,耶律佛頂帶著家卷以及數百精騎,從北門打馬而出,看樣子是向著長城方向去了。
蕭察剌得報,心下升起一陣後悔,忍不住道,“唉,佛頂之話或許不假,這夥來犯的宋人,說不得乃是宋朝舉國挑出來的精兵。”
耶律九斤兀自氣休休的道,“留守何必漲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
蕭察剌無奈,只好將之前得到的訊息合盤托出,耶律九斤聞言,臉上也不禁浮現震驚之色,半晌才道,
“不好,大人快命人徵集城內青壯負責守城。若末將所料不差,敵軍隨時都會到來!”
彷佛是為了應證這話真假,耶律九斤的話音剛落不久,便聽到外面警鐘長鳴,接著就有斥候來報,說是城南十里處,發現大量敵軍騎兵,人數不下五千之眾。
在場之人被這訊息驚得面面相覷,好半天蕭察剌才彷若回魂一般,急忙對耶律九斤道,
“本官將守城一事全權託付與將軍,有什麼需要,請將軍自家決斷!”
耶律九斤苦笑道,“事到如今,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宋人野戰雖不是我遼人對手,但守城攻城卻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昨日我曾遠遠望了眼敵營,發現民夫甚眾,想來其內混雜著不少工匠。一旦其後續大軍到來,怕是就要打造攻城器械,到時…”
蕭察剌心裡一突,擔憂道,“連將軍都沒有把握守住城池嗎?”
耶律九斤解釋道,“大人,非是我要說喪氣話,如今城內加上逃回來的兵馬,滿打滿算不過四千餘人,還要分散到四面城牆,根本就是杯水車薪啊!”
想到剛剛耶律九斤的話,蕭察剌立即將視線投向現場幾名漢人官員身上,就見他稽首拜道,
“黃大人、劉大人、張大人,你三人乃是雲州漢官之首,家族又世居於此,還請各位念在我大遼待爾等不薄的份上,發動城內漢人百姓青壯,出人出錢,協助防守城池。
本官向大家保證,只要打退了來犯的宋人,我一定在陛下那裡向眾位請功,大遼朝廷絕不會虧待你等家族!”
被蕭察剌點到名字的黃銘、劉海峰、張至三人,乃是雲州本地漢人豪強家族之首,分別在夷離畢院和大林牙院任職。
提到夷離畢院等衙門,就必須專門說起遼國的官制。
與大宋不同,遼國在皇帝之下,設有兩套官僚機構,一個是北面官系,掌管朝廷大政及契丹本部事物。另一個是南面官系,掌管境內漢人州縣等事。
夷離畢院,就是遼國掌管刑獄的部門,與掌文瀚之事的大林牙院,以及掌禮儀諸事的敵烈麻都司一起,乃是遼國為了統管漢地,而專門設立的衙門。
發展到後來,這些衙門已成為漢官的集中地,是契丹人專門用來安撫和拉攏漢人的工具。
此時,在聽到蕭察剌的話後,三人彼此對視幾眼,隨後陸續答應下來,不過到底有幾分為真,那就只有他們本人知道了。
將眾人打發走後,蕭察剌滿腹心事的回到後宅,他的夫人阿瑚兒一見丈夫這個樣子,立即關切的問道,“老爺,可是出了什麼大事?”
蕭察剌先屏退左右,隨後又仔細留神一番,發現四下無人後,才小聲說道,“夫人,大事不好矣!宋人大軍前鋒以至城下,西京估計是保不住了!”
阿瑚兒大驚,忙道,“這怎生是好?我們兩口子倒也罷了,可不離和燕兒怎麼辦?不離才成婚半年,燕兒才年方十一,若是他們有個閃失,那我也不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