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如果是從許若安口中說出來的話,大抵還有可能反悔,畢竟在商言商,只要不是白底黑字的合同一簽,那就是乾坤未定。
但是,這番話從周東昇這個如今風頭正盛的新貴口中說出來,那基本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畢竟作為東昇集團掌舵人,如今的周東昇一言一行都已經頗具份量,並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整個集團的臉面。
名氣這東西,當走到一定高度之後,才會逐漸顯現出作用來,而所謂名氣,往往也是一把雙刃劍,為盛名所累者,古往今來同樣比比皆是。
只不過對於如今的周東昇來說,無疑是利大於弊的。
而連周東昇這個投資人都親自出面,跟郭帆相談甚歡並且基本敲定了投資意向,這件事情基本上就算是八九不離十了。
兩人的關係,也在基於甯浩這個中間人的基礎上更近了一步。
而吃完這一頓飯,次日的郭帆就再次馬不停蹄的趕回劇組,將這個拉到投資人的好訊息第一時間同步給了編劇等一眾幕後人員。
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哪怕是為愛發電,大家也是需要吃飯的不是?
這一部電影的特殊性,就已經註定了想要完成這一個專案的難度,絕非只是資金的問題,同樣在時間成本上的投入,也註定不是短時間內能夠看到成果的。
而這,或許也是眾多投資人望而卻步的一大原因,投資規模大就不說了,但是專案漫長的週期,就已經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門檻。
足以將絕大多數投資人拒之門外,畢竟將這麼大一筆錢放在一個說好聽點叫開創先河,說不好聽叫做生死未卜的專案上。
一等就得等好幾年,拋開魄力暫且不提,光是有這個現金流作為底氣的投資人,那毫無疑問都是排的上號的人物。
而這些人物,基本上都是家大業大,饒是有資本底蘊,也得充分考慮各項因素,底下的人這做起事來,難免也會束手束腳的。
所謂大企業病,興許便是如此,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最終億達會選擇放棄這一個專案,尤其是當整個集團都遭遇了重大變故之時……
自然就不得不緊縮陣營,將一些無關緊要的專案都統統丟掉,最大程度保全自己的主體,可謂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而眼下,周東昇不光是決定要摻和投資,要是億達依舊「重蹈覆轍」的話,他那一張入場券,周東昇也會毫無顧慮的選擇拿下。
這種穩賺不賠的買賣,那自然是多多益善了。
畢竟那種所謂家大業大的各種顧慮,對於眼下的周東昇來說都暫且不存在,眼下剛剛成立的東昇集團正是輕裝上陣的時候。
主打的就是一個靈活多變的戰略,尤其是在容錯率這一塊上,周東昇此前打下的根基,已經足以將容錯率徹底拉滿。
哪怕周東昇真的想要放開手大幹一場,這一份容錯率,想必也足夠讓他浪的了。
除了踩到紅線之外,想要將這一輛戰車開翻車的難度……似乎也是一件很有挑戰難度的事情。
更何況,對於周東昇來說,從《戰狼2》再到《華夏藥神》,還有如今的《流浪地球》,這三部電影的投資……
何嘗又不是一張「入場券」呢?
因此積累起來的名氣,眼下或許派不上多大用處,但是假以時日,興許會派上意想不到的妙用。
最起碼,引起一些有心人的注意,甚至是得到其的關注和賞識,也不是不可能的。
畢竟,能夠衝上這一塊別人佔據已久的輿論陣地,並且插上屬於自己旗幟鮮明的紅旗,發出我們的聲音,這件事情本身就已經是意義重大。
想
到這裡,周東昇內心也是不由心潮激盪,果然,男人有錢就變壞呀!
這個壞,往往指的是多方面的,連帶著腦子裡轉悠著的那點心思都不一樣了。
對於郭帆來說,拉到投資僅僅只是一個開始,關於拍這一部電影需要做的事情,顯然還有很多。
至於周東昇,拍拍屁股又給許若安多留了一個爛攤子,剩下的相關事宜自然還需要讓她去一一解決。
除此之外,周東昇既然明確表示了影視投資會是集團未來的主要業務之一,那對於許若安這個負責人來說,自然是意義非凡。
畢竟,哪怕是迴歸老本行,原本一念傳媒的管理班底,大抵是派不上多少用場的,她也得從無到有重新拉起一支隊伍才行。
雖然眼下,在集團的一眾管理層之中,這影視投資似乎是最不起眼,最無關緊要的業務。
但許若安並沒有氣餒,正因為什麼都沒有,才更好出成績不是?更何況,影視投資可不光是隻有電影……
而如今的東昇集團,在網紅傳媒上的深厚積累,相當於坐擁著一座流量金礦,在流量變現渠道上目前還十分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