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郭帆和周東昇這一邊正在柔情蜜意的哥倆好之時,包廂之內畢竟還有其他人。
尤其是對於剛剛重回老本行,並且接手了東昇集團影視投資業務的許若安來說,這會兒正是她急於表現的時候。
如果她不在場還好說,但是她現在就在現場,並且眼睜睜的看著周東昇這個老闆“誤入歧途”,要是自己沒有任何作為……
屆時到了秋後算賬的時候,自己怕也是難辭其咎。
畢竟,華夏科幻片這個題材,在華夏電影市場之中就像是大家約定俗成的禁區一般,自始至終都沒有多少導演敢於去觸碰。
所謂科幻,不外乎就是基於科學基礎之上的幻想,毫無疑問,後者無疑算是我們的一大強項。
畢竟眾所周知,人的幻想是無法做到“憑空捏造”的,而是必需基於一定基礎才能夠完成幻想。
簡而言之,就是無法做到無中生有,但能夠基於已有的條件進行創造。
前者無疑是屬於神的領域,而後者才是人類所力所能及的範疇,也就是俗稱的創造力。
而幻想的基礎,往往都是基於文化底蘊,在這一點上縱觀全世界,我們也擁有著首屈一指的優勢。
無論是四大文明古國唯一存續者,還是凝聚了無數代人民幻想結晶的各類神話傳說。
縱觀世界文化之林,形成了東西文明之間涇渭分明的兩大文化體系,而毫無疑問在東方文明體系這一石之中,我們獨佔九鬥都不為過。
只不過還是那一句話,歷史的客觀規律告訴我們,沒有任何事物能夠保持永恆,無論是王朝更迭,還是文化變遷,這一過程都是無法逆轉的。
在近代的工業革命之中,為科學體系奠定基礎的西方文明,成功實現了後來居上的反超,並且掌握了在科學領域之中的話語權。
當掌握了話語權和主導權,自然就有能力重新劃定遊戲規則,而如果你沒有掀桌子的力量,那除了選擇遵循遊戲規則之外,別無他法。
而在科學體系的話語權加持之下,也讓西方文明體系後來居上,逐漸輻射全世界,形成了以西方為中心的文化體系。
其中,作為文化輸出和意識交鋒的載體,電影彷彿就像是世界的縮影一般,同樣遵循著這一個遊戲規則。
歸根結底,電影就是講故事,是一個創造的過程,而支撐這一個故事的基礎,永遠都是以現實源源不斷的養料作為基礎。
當你擁有世界第一的國力作為支撐時,你講述的電影故事,無論多麼離譜,一切行徑似乎都顯得客觀合理,無論是拯救世界,還是毀滅世界……
這就是幻想賴以存續的現實基礎,而倘若沒有這個現實基礎作為依據的話,就像是空口白話一般,空洞乏味,連幻想最起碼的趣味都喪失。
就如同“皇帝的金鋤頭”一樣!
而這,就是為什麼科幻題材會在華夏電影市場之中,形成一種大家都避而不談的默契,就是因為缺乏現實基礎。
如果硬是選擇模彷,往往容易落入模彷者的困境,也就是“畫虎不成反類犬”,譬如以個人英雄主義拯救世界這種事情……
換個人種出現在大熒幕之上,都會天然給你一種格格不入的牴觸感,而“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典型,我們隔壁的阿三哥,顯然已經選擇一條路走到黑,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按我們的話說,凡事都講究一個“天時地利人和”,倘若既沒有天時,也沒有地利,強行而為之,那就叫做逆天而行,要遭雷噼的。
而一般遭雷噼的人可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因此,至始至終都沒有人選擇挑戰科幻電影題材,自然也就可以理解了,換句話講,這就叫做“還沒有到時候”。
至於這個契機什麼時候到來,顯然就是一個未知數了。
至少在許若安看來,這個時候還沒有到來,至少不是現在,所以……
“咳咳,老闆,要不您再慎重考慮考慮?我們東昇集團在影視投資行業的資歷尚淺,剛剛起步就選擇投資科幻題材,這步子跨得未免有些過大……”
許若安十分委婉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試圖阻止老闆這不太理智的行為。
畢竟旁觀者清,在許若安看來,自己老闆也太好說話了吧,就這麼三兩句話就同意投資了?這未免太過草率了。
一時間,許若安甚至都有點覺得,自己的認知有些被顛覆了,難道老闆之前的投資,都是這麼談的?
前兩部電影專案,至少還可以說有點根據,第一部《戰狼2》的前作票房表現本來就不差,市場對於續作也都是一片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