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明鹿鼎記 > 【1061 信王選後】

【1061 信王選後】 (第2/6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燃燒的密碼 邊軍第一雜役 超自然異聞錄 重生項羽從搶老婆呂雉開始 恐怖二次元 六跡之夢域空城 必須找到阿歷克斯 開局為奴,爭霸天下 逃荒種田:千億物資嬌養殘疾反派 兩會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亡魂的我穿越緝兇 八零:穿成男二妹妹,我帶飛全家 剛穿越就成了亡國公主 可惡!怎麼到處都是長公主的魚! 超時空進化 屏屏的種田日常 快穿攻略女配有毒 我靠吃瓜在年代文裡拿編制 我靠獎學金過活[穿書] 星際移民

在中國歷史上,其實內宮與外戚一般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內宮權力大了,外戚也就跟著水漲船高起來。

諸如西漢的呂后專權以後,不顧漢高祖劉邦留下的“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白馬之盟,大封諸呂為王。

還有唐朝武則天稱帝以後,只相信自己的孃家人,不只是大封武氏諸人為王,甚至還曾想立侄子武三思為儲君。

甚至外戚權力大了,都可以自己改朝換代,諸如西漢就是亡於外戚王莽之手、還有隋文帝楊堅也屬於是北周的外戚。

明朝開國以後,朱元璋有感於歷史上內宮干政和外戚專權的慘痛教訓,使用了兩個方法,一是在後世在選妃方面,拋棄了門第觀念,只選普通良家女子;二是加強了對於內宮的管理。

明朝除了在開國之初盛行與勳貴聯姻以外,諸如太子朱標取常遇春之女、燕王朱棣取徐達之女等,之後有明一代的后妃很少出身勳貴家族,多是挑選自民間,因此出現了“后妃多出民間”的現象。

因為明太祖朱元璋規定天子后妃及其親王王妃,必須要選擇普通的良家女子,當然範圍沒有限制到必須是普通老百姓,像普通的官、軍之家也可以,只要家道清白,相貌不錯就可以。

一般選妃的範圍是京城及其周邊地區,類似於後世的海選,然後由禮部篩選,最後剩下的幾十人帶入宮中,挑選一二人作為後、妃就好,至於其他落選女子是以禮送回家。

這樣一來,皇帝的內宮之中後、妃都是出自普通家庭,後族沒有強大的勢力,自然對於皇權形成不了威脅。

選擇后妃的範圍雖然限制於普通的家庭,避免了因為後族勢大,以至於後、妃威脅到皇權。

但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如果后妃中有受皇帝寵愛的,其家族不是馬上就水漲船高了嗎。

這點,明太祖朱元璋也考慮清楚了,那就是給予外戚的待遇,往往是授予有職無權的職位。

比如說明仁宗的張皇后,被稱之為“女中堯舜”,出身於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她當選為太子妃以後,父親張麟僅僅是被授予為七品的兵馬副指揮。

明代宗的汪皇后在明代后妃中出身算是很好的了,父親汪泉是世襲的金吾左衛指揮使,汪皇后被冊封為郕王妃時,汪泉也就是升為三品的兵馬司指揮,祿不視事,也就是有職無權,等到汪皇后正位中宮,汪泉進為泉都指揮同知府軍衛,依舊是有職無權。

一般來說這些外戚也就是給一個錦衣衛的虛職,封為伯爵,最多是侯爵,還是有職無權,享受著俸祿就好了,當然外戚待遇還是不錯的,像爵位就可以世襲。

但明朝皇帝對於外戚一直是防範於未然,時不時打壓一下,避免其勢力膨脹,像到了明世宗嘉靖帝在位期間,以外戚世封非祖制,認為“祖宗之制,非軍功不封,洪熙時,都督張昶封彭城伯,弟升亦封惠安伯,外戚之封,自此始。循習至今,有一門數貴者,歲糜厚祿,逾分非法”。因此廢除了外戚爵位世襲的慣例。

在這種情況下,有明一代內宮壓根干政不得,連外戚都掀不起什麼風浪。

故有明一代,外戚最為孱弱。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防止宦官干政,曾在宮門口立下禁止宦官干政的鐵牌。

其實朱元璋為了防止內宮干政,還立下過另一塊鐵牌。

朱元璋曾命工部制紅牌,鐫戒諭后妃之詞,懸於宮中。

牌用鐵,字飾以金。

裡面是復著令典,對於各種規矩說的很是詳細;雖然禁止太監干政那塊鐵牌後來被太監王振取走了,但這塊禁止內宮干政的紅牌倒是沒有被人取走。

而且有明一代也沒有出現過內宮干政的情況。

還有在洪武元年,朱元璋就命儒臣修女誡,諭翰林學士朱升曰:“治天下者,正家為先。正家之道,始於謹夫婦。后妃雖母儀天下,然不可俾預政事。卿等其纂女誡及古賢妃事可為法者,使後世子孫知所持守”。

經過朱元璋對於內宮如此細心的管理,是以終明之代,宮壼肅清,論者謂其家法之善,超軼漢、唐。

明朝在制度方面限制了內宮和外戚權力,其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那便是沒有出現內宮干政和外戚專權的現象。

但弊端也不少,首先後族是一把雙刃劍,用不好了,自然是內宮干政外戚專權的情況,但用好了也是皇帝的一個強大外援。

皇帝可以利用後族與文官集團鬥,與一切不利於皇權穩固的勢力去鬥,自己去居中調節,從而大權獨攬。

但是很明顯明朝在這方面制度上是一刀切,直接限制死了後、妃和外戚的權力,自然利用不到他們了。

所以皇帝只能利用身體不全的太監來對抗文官集團,太監因為身體不全的原因,往往多是心理變態之人,所以一掌權就是禍國殃民,其副作用還是很大的。

其次因為明朝的後、妃,及其宮女多是來自民間,並非出自世家大族,所以在培養皇子方面,多是培養出一些帶有市井之氣的皇帝。

諸如明憲宗,他寵愛的萬貴妃是他的奶媽,從小就陪伴他身邊的,萬貴妃出自普通家庭,從小所受教育不好,自然影響到了明憲宗。

由此可見這個弊端,其實潛移默化之下,影響還是很大的。

這也是為什麼明朝皇帝多是帶有市井之氣,多是任性之輩。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我的女子“廠牌”風靡全京城 大漢名將 最強國防生 鐵血皇朝之天啟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