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大玉兒、聰古倫格格,還有鮑承先,再度出城,前往寧遠城求見韋寶。
因為這一回不像上一回那麼著急趕路,努爾哈赤的病情已經得到控制,並且有一定的好轉,所以這回帶上了聰古倫格格的侍女莫雅琪,女人們共乘一部馬車,鮑承先和十多名護衛騎馬。
正月的風雪實在太大,冰天雪地的,積雪很深,根本沒法走快。
他們先去寶軍在義州城城外的軍營打個招呼。
義州城城外有一隻寶軍的騎兵營,五百人。
寶軍騎兵營的營長立刻調派了一個排的人,名為護送,實質上是看管,以防這些人裡面有細作人員,趁機到處搞事。
就這樣,五十多人加上一部馬車,在冰天雪地當中趕了三天的路,緊趕慢趕的才趕到了寧遠城。
可誰知道,韋總裁已經回山海關去了。
原來,皇帝得知了韋寶大破建奴,並且率軍將建奴追到了義州城城下,並且,還有韋寶的人往京城送的三萬多顆貨真價實的建奴人頭。
天啟皇帝朱由校自然是喜出望外,馬上讓朝廷大臣論功。
韋寶這一下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了,大家很不好評判到底應該如何賞賜。
沒法評判賞賜,所以就沒法評定功勞。
要是以明初的老例子,韋寶這趟的功勞幾乎可以封王。
可大明早已經明文不準異姓人封王了,別說朱姓以外的人,就是朱姓,也得是有資格的人才能當王,那都是祖輩傳下來的,郡主越來越多,但是王的數量是不會隨便增加的。
大家討論來討論去,覺得不能以大明的人物為模板,於是把眼光放遠,瞄準了更加久遠的時候。
最後大家覺得韋寶不管是功勞,還是年紀,身份地位,以及與陛下的私人感情,都很像是漢朝的名將霍去病。
霍去病是漢人百代罕見的青年英雄,不敗戰神!
霍去病出身卑微,奴婢私生子,曾為生父拋棄不認。
霍去病是平陽侯家下人衛少兒與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他的出生年份學界認知並未完全一致,大多數人認同的是建元元年。
霍去病和衛青一樣是奴婢與平民的私生子,而與衛青不同的是,他少時連父親是誰都不知道,包括其母親和其他家人,都沒告訴他。
他知道父親是誰是後來的事情。
“既壯大,乃自知父為霍中孺,未及求問。等到霍去病成為驃騎將軍後,他自己主動去認了父親。
“會為票騎將軍擊匈奴,道出河東,河東太守郊迎,負弩矢先驅,至平陽傳舍,遣吏迎霍中孺。”
作為被父親拋棄的孩子,霍去病不但原諒了父親,還“大為中孺買田宅、奴婢而去”,是孝子。
這還不算,他還帶異母弟弟霍光到長安,並給了他最初的機會。
“將光西至長安,時年十餘歲,任光為郎,稍遷諸曹、侍中”,是友兄。
霍去病認祖歸宗了,這和終身沒有隨父姓的衛青不同。
奴婢私生子的霍去病,不是天生富貴、出身高貴,而是出身卑微,後來富貴。
而這後來富貴,靠的是他出生後若干年納夫人立皇后用良才都不計出身的漢武帝劉徹,更靠的是霍去病的個人奮鬥。
機會只給有準備、肯付出的人,霍去病因為年少便已善騎射並富於軍事指揮才能而立功封侯。
與衛青霍去病不同,屬頂級官二代的人是霍去病的兒子霍嬗,衛青的兒子衛伉等,然而或亡故早,或毫無功業垂史倒可能犯過法,不能善始善終。
霍去病18歲以“以皇后姊子”進宮為侍中,此前人生經歷不詳。
在衛子夫成為皇后後,霍去病終於在18歲時進宮為侍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