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明鹿鼎記 > 【1046 努爾哈赤醒了】

【1046 努爾哈赤醒了】 (第5/5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穿越吧女配 被趕往封地就藩,陛下何故謀反? 小富即安?不,本公子意在天下 機械全宇宙 開國皇帝的小公主 隕神記 末世全能劍神 [英美娛]搖滾情史 [鬼滅]千裡 從無限開始征服萬界 世嫁 獸世:星際萬人迷警報 快穿之在年代文裡做自己 快穿之小公主的異世之旅 穿書假千金作威作福 穿成惡毒反派後,全員重生了 綜影視之為你而來 蜉蝣託我觸青天 讀心吃大瓜,炮灰們集體發瘋啦! 賭我做個好神明

故皇太極要採取的是進攻戰略。

但皇太極的決定卻遭到貝勒們的反對;故後金統治集團內部戰略思想出現爭議。

皇太極是透過盛京君臣大討論,對明、蒙、朝三大敵方勢力進行戰略判斷,並及時地對原有判斷作出調整。

皇太極最終戰略目標是明朝,攻明戰略是指導戰爭全域性的原則性、綱領性任務。

但貝勒們的“共識”中'有一個“隱患”,就是太過輕鬆地估計了對明作戰;沒有深刻地考慮到對明作戰的曠日持久;這一點只有皇太極有思想準備。

在總的戰略之中,根據戰局發展,突然派兵征伐李倧,解決後顧之憂。

而從天聰年間起,四次入關征明,也證實了要滅明是需要一些時間的。

這正如皇太極的伐大木理論所言:取燕京如伐大樹,需要從兩旁斫削,則大樹自僕。

明朝雖已腐朽不堪,但作為一株百年大樹,尚未達到自僕的程度。

而先解決李氏政權這個後顧之憂,無疑會為後金增加新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沒有了後顧之憂。

而後崇德年間迫使李氏政權臣服,確實證實了皇太極這一戰略思想的正確。

皇太極從天助神佑的天命觀出發,強調“用兵征伐,有道者,蒙天佑;無道者,被天譴”。

皇太極認為自恃其力,恣行殺奪,人心未合,必然失敗;力行仁義,勤治農桑,發展經濟,擴充實力,爭取民心,就能立於不敗之地。積極發展軍事力量,先後組建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完善了八旗兵制。

要求部隊嚴格訓練,“操演嫻熟”。

在保持和發展八旗兵騎射長技的同時,重視採用先進的軍事技術,利用漢人工匠製造紅衣炮,組建炮兵部隊,增強戰鬥力。

治國治軍,主張以人才為本,不論民族、資歷,惟才是用。

以“滿漢一體”為號召,爭取漢人支援,重用漢人降臣降將,以漢治漢。繼承努爾哈赤“伐大木”的戰略思想,並根據後金“家邦未固”、“四境逼處,素皆不協”的內外形勢,進一步確定了先征服弱小之敵,拆散敵人之間的聯盟,解除後顧之憂,爾後集中力量攻擊強敵,統一天下的戰略方針。

改變努爾哈赤單純依賴武力連續攻明的戰略,採取講和與自固的靈活政策,以達到麻痺敵人,爭取民心,贏得時間,壯大自己的目的。

皇太極五次派兵避開明朝堅固的正面防線,繞道入關,深入京畿,不斷削弱明朝實力,改變了雙方力量對比,為最後決戰的勝利創造了條件。

在作戰上,皇太極善於根據不同的作戰物件,採取不同的戰法和策略。

大軍壓境,速戰速決;掘壕築牆,久困長圍,圍點打援;武力征討與政治招撫相結合,成功地指導了對朝鮮、漠南蒙古和明朝的戰爭。

皇太極的軍事思想,吸收了中原漢族軍事文化,豐富和發展了滿族的軍事思想,在清代前期有重大影響。

比起韋寶這個真正的重生穿越巨,皇太極也很像是一個穿越來的人,他總是能保持冷靜的頭腦,很少犯錯。

“聰古倫,我來告訴你為什麼不能向韋寶求救。先不說我們與寶軍的仇恨,單說寶軍,與明軍是不同的,我們可以和大明暫時議和,但絕不能與寶軍議和!因為大明大,在他們眼中,我們大金國是很小的,小的像是一股山賊!而在寶軍眼裡,我們是兩顆並肩長成的大樹,不管是他的壯大,還是我們的壯大,都一定會對對方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不可能與寶軍議和。”皇太極道。

“可父汗的病怎麼辦?難道父汗對我大金國不重要嗎?”聰古倫格格生氣道。聰古倫實在想不到,居然是皇太極帶頭反對向寶軍求救。

莽古爾泰道:“我也不贊同向寶軍求藥,但我曾經被寶軍俘虜過,我不得不說,寶軍的藥是有效的,很神奇,我上回受了很重的槍傷,還有之前的毒疽之毒,寶軍不用數日,幫我一併治好了,我原本還以為我肯定死定了。”

眾人都對莽古爾泰的話很疑惑,都暗忖,你這到底是讓向寶軍求藥,還是不讓向寶軍求藥?

“父汗的傷勢要緊,現在到了危機關頭,也顧不上這麼多了,還是大家舉手議事吧!”代善這時候少有的露出決斷,舉手道:“贊同向寶軍求藥的舉手!”

在場的建奴將領們互相看了看,都很遲疑。

除了代善,只有聰古倫格格立刻舉手跟隨,此外還有幾名年幼的貝子。

莽古爾泰猶豫了一會兒之後,舉手了。

莽古爾泰這一下舉手至關重要,立刻有多名將領跟著舉手。

這一下,舉手的人和不舉手的人就看上去差不多了,目測很難分出哪一邊人多,哪一邊人少。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冷宮皇后嬌又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