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於當時的大明已經積貧積弱良久,一時難以徵集足夠的糧餉,所以,雖然多半援軍到達瀋陽,但卻出現了士卒爭相逃亡的不利局面、再加上將帥互相扯皮不休,致使進攻無疾而終。
天命四年,1619年二月,大明抵達遼東的援軍逐漸達到8萬餘人,加上葉赫兵、朝鮮兵1萬多人,分兵四路大舉圍剿後金,終於邁出了蕩平後金的步伐。
但將十萬兵馬分兵四路,為大決戰埋下了禍根。
努爾哈赤聞訊後,在吉林崖築城屯兵,嚴陣以待。
四路明軍出動之前,作戰企圖就被後金刺探得知。
老謀深算的努爾哈赤臨危不懼,決定集中優勢兵力、逐路擊破各路明軍。
二月二十九日,努爾哈赤乘其他幾路明軍進展遲緩還未到達的良機,集中八旗優勢兵力,迎擊孤軍深入的明西路杜松軍。
三月初一,努爾哈赤親率4萬5千人進攻杜松軍,致使孤立無援的杜松軍全軍覆沒,使杜松軍的剿滅計劃成了被剿滅計劃。
努爾哈赤大勝之後,隨即轉鋒迎擊大明北路軍,明北路軍如杜松軍一般一觸即潰,只剩下主將率數騎逃回開原,其餘部分如刀下西瓜般都成了亡魂。
正在路上準備支援的葉赫軍聽聞明軍大敗,被嚇成縮頭烏龜急忙撤回葉赫暫避鋒芒。
明朝南路軍因所走之路崎嶇難行,行動遲緩推進困難,未能按期到達赫圖阿拉。
一路跋山涉水進展緩慢的南路軍因不知西路、北路兩路大軍已經大敗,仍不知死活地按原計劃向北推進。
努爾哈赤擊敗明朝北路軍後,稍作整頓,便立即快速南下,迎擊大明南路軍。
三月初三,努爾哈赤設計引誘南路軍輕裝急進。
三月初四,明南路軍遭到努爾哈赤伏擊,全軍覆沒。
坐鎮瀋陽的楊鎬,掌握著一支機動軍隊,但對北征軍隊未作任何策應。
及至前面幾路大軍慘敗後,才在措手不及中於三月初五慌忙急調僅存的一路北征軍回撤。
回撤時,草木皆兵的明軍被後金哨探在山上發出的鳴螺聲嚇得丟盔棄甲、自相踐踏,死傷無數,未見一名金兵卻被以為就要趕到的金兵嚇得大敗,完美地詮釋了草木皆兵。
短短几天,十萬大軍慘敗,所剩無幾。
歷史的天平向努爾哈赤傾斜。
之後,努爾哈赤智取開原和鐵嶺,書寫了攻城略地如探囊取物般的神話。
同年八月,努爾哈赤親率大軍圍困葉赫部東西二城,斬殺葉赫首領。
孤立無援的葉赫最終在努爾哈赤一次又一次的攻擊中灰飛煙滅,退出刀光劍影的歷史舞臺。
天命七年,1622年,努爾哈赤屢戰屢勝先後奪取明朝廣寧、義州、錦州、大淩河等四十餘城堡。
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後金正式將都城遷到瀋陽。
在統治遼東期間,後金軍一次又一次地在征戰中進行血腥殺戮,使遼東人民陷入朝不保夕的悲慘命運之中。
正在瀋陽城內的府中,處於睡夢中的皇太極被驚醒,一下子坐了起來。
皇太極身邊的小妻子大玉兒也坐了起來,“什麼聲音?哪兒的炮聲?”
皇太極自然也弄不明白,大聲向外面叫:“出了何事?”
底下人回答道:“回貝勒,不知何事,好像瀋陽城正在遭受攻擊,南邊幾處有火光!”
皇太極一邊問,一邊已經披衣起身了,幾個大步到了屋外,只見南邊城池的確已經有好幾處著火,並且天上仍然不斷用亮點落下。
落的速度不快,落下之後甚至還要等一會,然後是轟的一聲,火光和濃煙同時散出。
皇太極勃然大怒:“快去查清楚,什麼人敢打我盛京城!”
“是,是。貝勒。”底下人嚇得連滾帶爬下去。
這時候大玉兒也穿戴好旗袍出來了,“貝勒爺,不必查了,除了寶軍,還有誰有這種本事?時間緊迫,趕緊召集議事,商議對策。”
皇太極覺得有道理,的確,遼東的明軍是沒有本事打到瀋陽城來的。
“你們,快去通知所有在京謀臣武將入宮議事,一個人都不要漏掉。”皇太極焦急的傳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