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這個時候讓我去遼東,輕則把我一擼到底,所有官職盡數丟了。
重則可能性命都有危險啊!
不過,韋寶心思轉動的飛快,只是猶豫了幾秒鐘,當即道:“全憑九千歲安排!九千歲讓我上哪兒去,我就上哪兒去!”
“這是你的真心話,你真的捨得離開京城?”魏忠賢問道。
“捨不得,我既捨不得京城的榮華富貴,也捨不得離開九千歲身邊,但九千歲如果覺得這樣能使得您老舒服,韋寶甘願離京。”韋寶一副情深緣淺的慷慨模樣。
魏忠賢沒有料到韋寶居然會答應的如此痛快,有點被韋寶感動到了。
“咱家也沒有想好,只是對你透個風,事情還不一定呢,你也不必太往心裡去,你的忠心,咱家還是相信的。”魏忠賢為了表示不是出自他的本意,他還很看重韋寶,特地在韋寶的肩頭撫了撫。
韋寶展顏一笑:“九千歲,其實我也早就想離京,京城雖然好,也能留在九千歲身邊聽候教誨,但是是非非實在太多,煩不勝煩,我更願意到江南富庶之地弄個地方大員做做,賺的盆滿缽滿,還能為九千歲聚斂財富。不過,九千歲若是覺得我去遼東對九千歲有好處,我也毫無怨言。”
魏忠賢聽後,笑了笑,對於韋寶能這麼坦誠的,這麼開誠佈公的對自己說這番話,還是挺欣慰的,“容咱家再想一想吧。不過,你也不要以為上遼東去不好,戰亂之地,最易積累戰功!而且,以你現在的年紀,把你放到富庶地方為官,你這正五品也不容易再往上提拔了,而把你放到遼東,咱家可以給你弄個正四品指揮僉事,相信沒人會說什麼,去遼東都是用命在拼啊,誰敢說什麼?而事實上呢?你一個正四品文官,有是督師府的文官,用不著上戰場,打輸了,與你不相干,打贏了仗呢,你還能一起分功勞,是再好不過的所在。”
韋寶聞言大喜:“多謝乾爹如此替孩兒著想!”
魏忠賢又在韋寶肩頭拍了拍,“好了,什麼事情說開了就好了,看見你如此忠心,咱家很安慰,總算沒有白疼你個小猴崽子。”
韋寶聽魏忠賢又願意叫自己為小猴崽子了,知道老魏心裡舒暢了一些,也很高興。
“乾爹,我知道你想找人替代我恩師孫承宗大人。您放心,我已經小半年沒有與我恩師聯絡過了,因為我知道乾爹當初很想與我恩師交好,而我恩師有些不識抬舉。”韋寶道。
魏忠賢微微有些詫異,沒有想到韋寶居然會主動提孫承宗這一茬。
這不禁讓魏忠賢老臉一紅,知道韋寶已經全然想明白了徐大化等人的用意了,知道將韋寶放到孫承宗身邊,是想借著這次將孫承宗擠走,清洗孫承宗提拔的官員。
韋寶之所以這麼說,一來是因為知道孫承宗下臺已經無可挽回,別讓孫承宗耽誤了自己的前途,二來,韋寶也不覺得孫承宗下臺對大明要啥影響。
孫承宗是很厲害,但韋寶自問,讓自己做孫承宗的位置,絕對不會比孫承宗差,就算不用自己的錢,和孫承宗一樣的條件,也不會比孫承宗差。
孫承宗的主要策略就是防守,拖延,避敵鋒芒,很容易概括。
大明的主要問題是沒銀子,欠了遼東幾百萬兩軍費是主要原因。
要是什麼時候給遼東扔個幾百萬兩過去,士兵們立刻人人像是打了雞血一樣,不用動員,戰鬥力都會很強大,不說碾壓建奴,防守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你接著說下去。”魏忠賢道。
“乾爹,我師傅不識好歹,我想,不如讓他走人吧?乾爹最好不要參劾我師傅,我設法讓我師傅自己走人,這樣一來,也免得乾爹被人詬病,二來,我師傅也能儲存個體面,三來,陛下到底還是對我師傅很有感情的,也免得陛下覺得乾爹在攻訐師傅。您說呢?”韋寶道。
“如果能這樣,自然是最好!若孫督師真的肯自己告老還鄉,咱家一定保他榮寵無比,並讓陛下賞賜他良田豪宅!”魏忠賢大喜道,沒有想到韋寶這麼懂自己的心思。
韋寶的算盤打的很精,知道魏忠賢現在已經扶持了高第重新復出替代孫承宗,只要孫承宗走人之後,自己再去遼東上任,那就不是陷阱,而是蜜罐了。
等自己在遼東撈取了一定的政治資本,撈取了一定的軍功,即便是平級調動,跑到哪個富庶的地方當個四品大員,都不得了,正四品,至少是知府,或者是布政使司的參政。
而且,自己對魏忠賢表現的越恭順,魏忠賢未來稍微提拔一下自己,就能飛黃騰達。
獲得魏忠賢的提拔,在韋寶看來,甚至比獲得皇帝的提拔更加重要,畢竟天啟皇帝朱由校是個糊塗蛋,不太管事。
和皇帝成天泡在一起做木工是能增加彼此感情,但做木工做不出封疆大吏來啊,想升遷,還是要拿的出手的政績。
“你真的想好了,願意去遼東?”魏忠賢問道。
“想好了!不過,我有一點條件,能不能等我再過一個月,把文字清查搞的有成色之後,再走?而且,我想在上任之前,幫乾爹將我師傅弄回老家養老,解除乾爹心中憂愁。”韋寶道。
“可以!”魏忠賢很爽快的答應了,“咱家還可以為你保留你在京的四個官銜!”
韋寶聞言大喜,大明之所以官位冗雜,很多位置本來只要一個人,結果,你保留,他保留,不少位置都是四五個人不做事的佔據。
而韋寶的四個位置都很好,韋寶自然樂得保留。
“乾爹,若如此,為免有人詬病,孩兒情願不要薪俸,能保有位置就很好了。”韋寶要的是權力,並不稀罕那點俸祿銀子。
“好,都依你!”魏忠賢微微一笑,覺得韋寶這孩子做事的確漂亮,大氣,也許韋寶不是大明最有銀子的人,但韋寶比很多更加有銀子的人都要大氣,越是不看重銀子,銀子越是會自己往兜裡跑。
魏忠賢甚至覺得,韋寶發財都是應當的。
從魏忠賢府邸出來,韋寶越想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