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秉謙、魏廣微、黃立極和馮銓實在想不明白。
現在反倒成了顧秉謙為難了,因為事情起了巨大的變化,他做不了主了,必須把這事稟告魏忠賢拿主意!
顧秉謙在想著如何措辭的時候,朱延禧已經很麻利的在票擬上加上了要請旨為韋寶加翰林院侍讀學士這一條!
“好了,首輔大人,這就派人送入宮中,交陛下批紅吧!”朱延禧道。
升遷官員,這必須要皇帝批紅,司禮監沒有這麼大的許可權,倘若連官員任免的許可權都放給魏忠賢了的話,天啟皇帝朱由校這個皇帝就等於也一併送給魏忠賢了,朱由校是不務正業,但絕對不是傻瓜,這一點是不會放的,朝廷禮制也不許可。
所以朱延禧會說交給皇帝批紅。
“哦,等明日送入宮中吧!”顧秉謙隨口道。
“為什麼要等明日?每日早晚各送一次奏本入宮,時間上完全來得及啊?出了什麼問題了嗎?還是首輔大人又要去找魏公公商量一下?”丁紹軾忍不住懟道。
“你!”顧秉謙氣的臉騰地一下全紅了,感覺很尷尬。
雖然大家都知道是顧秉謙是要找魏忠賢商議,但丁紹軾這麼直接當面揭穿,大家都覺得有些過了。
朱延禧權衡了一下,看顧秉謙尷尬的樣子,不免得意起來,覺得的確是下了一步好棋,似乎打亂了閹黨的計劃,看樣子,韋寶絕不是已經與閹黨沆瀣一氣了,閹黨還處於拉攏韋寶的階段,自己這步棋下的的確是不錯啊。
“首輔大人,我建議即刻送入宮中!您不是說這是陛下的旨意,陛下一定心急見著咱們共同推舉韋寶的票擬,何必再等?”朱延禧道。
周如磐也看出來了問題的微妙之處,附和道:“除非首輔大人說出一個暫緩送票擬入宮的理由!合著催促的也是首輔大人,拖延的也是首輔大人,那以後內閣也不必議事了,首輔大人一個人決斷就罷了嘛。”
“朱大人、周大人、丁大人,你們說話不要夾槍帶棒的嘛,首輔大人說明日送入宮中,肯定是想與其他還沒有處理完的奏本一同送入宮中嘛,遲個半日,又能怎麼樣?給韋寶加官,也不是什麼特別急的事兒。”魏廣微忍不住替說不出話來的顧秉謙擋駕。
“話不是這麼說的啊,上午首輔大人說的多緊急啊?當時就要我們拿出章程來,你們幾位也都在場吧?怎麼著?這吃了個午飯,一切都變了啊?哈哈哈哈。”丁紹軾的嘴巴狠,絕不放過任何一次打擊閹黨大臣的機會。
顧秉謙哼了一聲,實在想不出拖延的理由來,索性道:“老夫本來是說手頭還有一份急務,處理的差不多了,等會與幾位大人再商議商議,明日送入宮中,連同這份奏本一道呈給陛下,既然朱大人、周大人和丁大人都這麼著急,那就現在送入宮中吧!這也是好事嘛。”
朱延禧、周如磐和丁紹軾見顧秉謙為難的表情還硬要裝成輕鬆,十分滑稽,都忍不住笑著點頭。
朱延禧起初捨不得將翰林院侍讀學士的頭銜給韋寶,是因為怕壞了大明科舉的榮耀,但是現在已經給出去了,倒反而一下子想通了,覺得特例特辦,韋寶既然能15歲中進士,還是金榜題名的探花郎,早一些恩賞翰林院侍讀學士的頭銜也沒有什麼,這頭銜能給人極大的名望,卻並不是什麼實權的官位,加了這道頭銜,等於在韋寶身上加上了一道東林的光環!真是一舉兩得。
再加上還能打亂閹黨的計劃,真是一舉三得!
這不由的朱延禧不得意,不催促趕緊將寫好的票擬和奏本送入宮中。
就這樣,下午,奏本和票擬入宮,送到了魏忠賢手裡。
其實顧秉謙是與魏忠賢商量一下再上奏本,還是直接上奏本,關係並不大,因為奏本始終是要先到司禮監的,到了司禮監,魏忠賢若是覺得對自己不利,要麼扣下,要麼打回,反正不會拿給皇帝看。
所以顧秉謙才會在被朱延禧等人逼了一下之後,第一時間同意送奏本入宮。
最先看到奏本的是王體乾,王體乾很意外,很少見內閣人數這麼齊全的保舉一個人,而且保舉的官銜還這麼多,御賜韋寶加內閣中書舍人掌制,加御前行走,加五品服俸,都察院經歷司經歷,大理寺左寺丞,翰林院侍讀學士。
陛下賜予的是正五品,都察院經歷司經歷是正六品,大理寺左寺丞是正五品,翰林院侍讀學士是從五品。
王體乾一個個數了一遍,暗暗納罕,搞不清是怎麼回事。
韋寶一直與王體乾有聯絡,不過,除非有事求助王體乾,否則平時只是讓人偷偷送禮金去王體乾在宮外的外宅而已。
事實上,韋寶只是求過王體乾一次,還是在遼西的時候,此後再沒有找過王體乾。
韋寶這一年時間內給王體乾送的銀子起碼超過了30萬兩紋銀,王體乾行事低調,掌權的年頭也不久,弄銀子的機會遠遠不如魏忠賢,雖然是司禮監掌印太監,但是弄到的銀子,總共不過十來萬兩銀子,還抵不上這一年功夫裡面,韋寶一個人給他送的銀子的一半數量。
就為這,王體乾還時常覺得有點愧對韋寶,收了人家韋寶那麼多銀子,卻沒有為韋寶辦過啥事。
最讓王體乾感動的是,這些銀子,並不是他要求韋寶孝敬的,而是韋寶逢年過節必送禮,大節小節,一個不落下。
王體乾雖然搞不明白怎麼回事,魏忠賢在很多事情上是不和他商量的,但是知道事關重大,而且是對韋寶有好處的事情,所以第一時間派人去將魏公公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