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明鹿鼎記 > 【0544 舉人老爺和遼南轉運使大人】

【0544 舉人老爺和遼南轉運使大人】 (第3/6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隕神記 末世全能劍神 [英美娛]搖滾情史 [鬼滅]千裡 從無限開始征服萬界 世嫁 獸世:星際萬人迷警報 快穿之在年代文裡做自己 快穿之小公主的異世之旅 穿書假千金作威作福 穿成惡毒反派後,全員重生了 綜影視之為你而來 蜉蝣託我觸青天 讀心吃大瓜,炮灰們集體發瘋啦! 賭我做個好神明 路人甲,但相親相到主角 重回九零好時光 全星際都在等我掉馬 驕美人[九零] 超脫在幻想世界

熊文燦是四川省瀘州市瀘縣雲錦鎮人,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進士,授黃州推官,歷禮部主事、郎中,山東左參政、山西按察使、山東右布政使,兵部侍郎、尚書等職。

崇禎元年(1628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海盜鄭芝龍由廈門攻銅山,文燦招撫芝龍並任命其為海防遊擊征討海賊李魁奇、劉香成功,徹底平定了東南沿海的海盜。

平倭有功為楊嗣昌所薦,文燦提出“五難四不可”,竭盡推託,崇禎仍委以大任。

崇禎十年四月,熊文燦任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代王家禎總理南畿、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軍務。

後楊嗣昌建言“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策,增兵餉大半,圍剿農民軍,“隨賊所向,專任剿殺”。

初期此舉頗見成效。

文燦督主軍務後,明軍連打勝仗,農民起義陷入低潮,羅汝才亦在其中。

崇禎十一年五月,文燦仍行前策招撫張獻忠、劉國能投降,而張獻忠名義上是歸順明朝,實際是向熊文燦催索餉銀,屯兵數萬於谷城,伺機而動。

崇禎十二年五月,張獻忠再起,勢如破竹,熊文燦因此次撫局失敗而被捕入獄,次年被斬。

屍首運回瀘州與其妻楊氏合墓葬於瀘縣兆雅鎮新溪場下沿長江北岸刑家村薄刀嶺。

敘永的東城北郊,有一道紅土山嶺由紅崖山延伸而來,呈東西向走,自上而下直插永寧河心。山嶺上從頭至尾均勻排列有五個小丘,極顯端莊穩重。

自明代崇禎十四年以來,人們就叫它挖斷山,而原來的山名卻已無人知曉了。

以堪輿學的觀點來看這條山嶺,它實在是世上少有的風水寶地。它頭枕巍巍紫霞峰,腳踏泱泱永寧河;正面遙遙相對著九龍山和石虎嶺,氣勢恢宏,形成龍蟠虎踞之勢;背面是綿延數十華里的紫霞三十六峰,蒼山翠柏,山靈水秀;右邊的遠處有鳳凰山橫亙天際,似鳳鳴九霄;左邊有從東南流來的儒河與西南流來的界首江,合流於啟鳳寺,清清的河水穿過閭閻仆地的永寧雙城,在山腳下懶懶的轉一個灣,蜿蜒向北流去;左手邊的帽金山和右手邊的三家坪山,彷彿椅子上的扶手峙立兩側,而挖斷山則像穩坐在太師椅上的尊者,氣度雍容。

嶺上的五個小丘,樹木蔥蘢,生機勃勃。若在雷雨初霽之時或久陰放晴之際,嶺子山雲霧縹緲,宛如神山仙境。

據懂風水的行家說,這裡是埋葬先人的佳城佛地。

元朝末年,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把大半個中國人攪的天翻地覆,兵禍連年,江西一帶尤為慘烈。

因此有江西的熊姓族人共十八宗支,為躲避戰亂,集體流亡四川,分別在瀘縣、隆昌、榮昌、南充、雅安、嘉定、永寧等處入籍。

到永寧入籍的這支熊姓人家,在安頓下來之後,便在東城買地造房,經營商業,繁衍子孫,日子也過得平平常常。

當他家得知挖斷山有塊風水寶地之後,便請來高明的陰陽先生,帶著羅盤去山上測定幾處壽冢的穴位,用高價買下,把它作為世代瘞埋先人的熊氏墓地。幾十年過去,原本以經商為第一要務的熊家,居然也開始注重子弟讀書習文的教育。他家聘請了地方上最有學問的老師,為熊氏子弟傳業授課。在正德至萬曆的一百年間,熊家先後出了好幾個秀才、貢生,因此熊家在地方上也算是書香門第了。萬曆三十五年,天資慧敏的熊文燦在北京殿試高中進士。

這對於熊家及鄉梓都是一樁大喜事。

進士是當官的資格證,是官場第一臺階,有才華有能力有機遇的進士往後可做到封疆大吏的督、撫或內閣的尚書、宰相。

熊文燦中了進士不久,便詔授黃州推官,再後又調任禮部主事、山西左參政、山西按察使、山東右布政使等職。

萬曆四十二年冬,奉詔出任福建左布政使,他特意繞道回鄉,大有衣錦還鄉、光宗耀祖之意。

回到敘永,恰逢城中新建的蓬萊橋竣工,應郡守周匡世之請,欣然撰寫了《建蓬萊橋碑記》。

崇禎元年熊文燦在福建任上,對地方武裝集團實施招撫策略,先後招撫了鄭之龍等人(鄭成功之父),然後依靠地方武裝力量,一舉蕩平了為患多年的海上巨盜。

其間他還萌生過收復臺灣的念頭,後因調離福建而未能實現。

海上匪患的滅絕,使沿海百姓安居樂業,受益匪淺。

由於熊文燦在福建任期的政績卓著,於崇禎五年二月升任兵部侍郎兼右僉都御使,總理兩廣軍務兼廣東巡撫。

崇禎十年四月再升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使,同時總理直棣、山西、河南、陝西、湖廣、四川等省軍務。

負責平定以李自成、張獻忠為首的所謂“十三家”農民起義軍。

他在對農民起義軍的討伐中,仍採用曾在福建大獲成功的招撫策略,崇禎十年十月先後招撫了張獻忠、劉國能部,相繼又招降了羅汝才、左革裡等部,除李自成外的十二家農民起義軍全被招降。

崇禎十二年二月,張獻忠帶頭反水,再舉義旗,羅汝才等部在各地紛紛響應,一時間朝野震動,崇禎帝聞變大怒,詔削熊文燦官職,責令其戴罪視事。七月張獻忠在羅英山大敗明軍總兵左良玉,崇禎帝即命楊嗣昌救援督戰,同時逮熊文燦下獄,次年(1640年)以撫議誤國罪斬首於北京西市,卒年六十七歲。

縱觀熊文燦一生,自萬曆三十五年起,經天啟至崇禎十三年,歷經三朝,計三十三年,屢得升遷。從推官到觀察使、布政使、巡撫、侍郎、尚書等職,可謂官運亨通。始以招撫鄭之龍發跡,終以招撫張獻忠毀身,真是成亦蕭何敗亦蕭何也。

正當熊文燦在官場上如日中天的時候,永寧縣來了位新任縣令,名叫吳仁,浙江會稽人,進士出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無限烽火:坦克大玩家 摸魚王爺被迫營業 不是吧魔頭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