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背景色:字体:[默认]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明鹿鼎記 > 【0427 皇太極來了】

【0427 皇太極來了】 (第3/4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電競紀元之不敗傳奇 爆發吧,生命 帶著偷星系統闖海賊 天眼鬼醫 歐皇之路 英雄聯盟之掌控全球 徵戰五千年 非自然現象調查局 天若有情之命由天定 神奇寶貝之開掛系統 亂入遊戲 穿越之狠心毒醫 重生縱橫二次元 蓋棺定論 妖精的尾巴之往事隨風II 英雄聯盟之最強開掛系統 重生之三國名將譜 天水歸一 木葉之咖啡店主 奧特:數碼之心

皇太極有兄長七位,皇太極主理家政時,大哥褚英、二哥代善、三哥阿拜、四哥湯古岱、五哥莽古爾泰等都已從戎,但比他年長的還有十五歲的六哥塔拜、七哥阿巴泰,努爾哈赤並沒讓這兩個兒子主理家政,而是將這一重任交給了剛剛喪母的十二歲的少年,足見努爾哈赤對皇太極的信賴、鍾愛和器重。

主持家政這段經歷,對皇太極來說是極其難得的。家政事務瑣碎而煩雜,皇太極都能處理得井井有條,從十三歲到二十一歲的幾年中,皇太極透過主持家政,煅煉了才幹。而在當時建州,家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國政,皇太極從中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治國經驗,這是其他任何一個阿哥也不具備的經驗。

努爾哈赤對皇太極愛達到了偏的程度。薩爾滸大戰是明清史上的一次極為重要的戰役。

萬曆四十七年,明朝出動兵力二十萬,號稱四十七萬,攻打後金,意欲一舉蕩平。努爾哈赤率兵六萬,制定了“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的作戰方針”,以少勝多,擊潰明軍,取得重大勝利。

這次戰役的勝利改變了明與後金在遼東力軍事力量的對比,對後金來說,是一次有決定意義的戰略轉移,努爾哈赤從此變守為攻,所以乾隆說:“我大清億萬年至丕基業實肇乎此。”他在回興京祭祖時路過薩爾滸古戰場,感念祖先創業之艱難,寫下了一篇紀念薩爾滸之戰的文章《薩爾滸之戰書事》。在這篇文章中,乾隆透露出一個事實:努爾哈赤當時已經殲滅了明中路軍杜松和北路軍馬林,正準備揮師迎戰東路軍劉綎和南路軍李如柏。此時“明總兵劉綎、李如柏等南路進者已逼興京。偵卒馳告,上遂命扈爾漢先率千人往御。翌日,上覆命二貝勒阿敏率二千繼之,上率眾貝勒大臣還軍至界藩,行凱旋禮……大貝勒代善請曰‘吾先歸,從二十騎微行探信。’……上許諾三貝勒莽古爾泰亦相繼行,四貝勒馳至,請與俱往。上曰‘汝兄微行往探,汝隨吾後行。’四貝勒曰:‘兄獨行,吾留此未安。’遂亦行。”

努爾哈赤將扈爾漢、阿敏、代善、莽古爾泰等都派了出去,唯獨不讓皇太極去,他不願讓自己的愛子涉險。

天命六年(1621)三月,努爾哈赤發動了攻取瀋陽、遼陽的戰役,三月十日,大軍從撫順分水陸兩部分向瀋陽出發,僅用了三天時間,就將遼東重鎮,號稱“堅城”的瀋陽城攻克,然後直逼遼陽。

瀋陽被圍,明軍派出大軍赴沈增援,行至渾河南岸,與後金軍相遇,金明雙方在渾南展開了一場惡戰。努爾哈赤手下的一個將領叫雅松,帶領二百健卒作哨探,行至白塔鋪,與明奉集堡守將李秉誠派出的一千人馬走了個頂頭碰。雅松見敵人勢眾,嚇得未戰即走。李秉承在後,率大軍乘勢追殺,直撲努爾哈赤大營。

努爾哈赤與皇太極為一路,他立即派人告知皇太極,自己則準備親自披掛迎敵,努爾哈赤已經是六十三歲,是花甲已過的老人,眾將無不十分擔心。

皇太極趕來勸道:“父汗何必親往,待臣兒率兵擊之。”皇太極原則他的正白旗大軍衝向敵陣,頃刻間,敵軍土崩瓦解,皇太極乘勝追趕,一直追了六十里,將敵軍殺得丟盔落甲。

第二天,努爾哈赤痛責潰逃的將領雅松:“吾子皇太極,父兄依賴如眸子,因爾之敗退,不得不率兵殺入敵中,萬一他遭到不幸,爾之罪必千刀萬剮。”怒斥後,將雅松定罪削職。

這句話十分重要,道出了一個事實:皇太極在努爾哈赤和眾兄弟心中已被視若眼睛,這個評價,足以說明皇太極當時在大金國中的威望。同時也可以看出努爾哈赤對皇太極充滿關心愛護,不到萬不得已時,決不讓愛子衝鋒陷陣。

另一個例子還是發生在攻打遼陽時的戰役。三月十九日,後金大軍行進到遼陽城東南角,尚未全部渡河。

明遼東經略袁應泰率五萬大軍出城與金兵對壘。努爾哈赤命左翼四旗迎戰,恰在此時,皇太極趕到,他立即要求上陣。努爾哈赤對他說:已經派出了四旗,你不必去了。你可率右四旗駐紮在城邊瞭望。皇太極不幹,認為留下兩紅旗瞭望就夠了,眾將們都在衝殺,兒臣豈能觀望?說著,拍馬衝了上去。

努爾哈赤命十二子阿濟格上前攔阻,皇太極馬快,沒能攔住。

努爾哈赤沒辦法,只好親自率領兩黃旗衝上去保護皇太極。

當時其他貝勒都在戰陣中,皇太極要參戰,努爾哈赤卻不讓,他是生怕自己的這顆眼珠子有所閃失。

僅憑父親的喜愛,是不足以成為後金政權中的核心人物的。女真人重騎射,重軍功,在努爾哈赤時期,對文臣始終沒有給予應有的待遇。但不能據此就說努爾哈赤不重視文化。

相反,努爾哈赤本人就通漢字,喜讀《三國》,並且很早就成立了文館,一些文官在文館供職。

天命三年,後金軍攻下撫順,撫順生員范文程來投,努爾哈赤欣然納之。女真人在歷史上曾創造出舉世矚目的東北文明,並同中原文化有著兩次重要的大融合。第一次在唐朝時期,女真人建立了與唐文化相比肩的渤海國,他們接受唐朝的封賜,承認中原政權的正統地位,並參加唐時的科舉考試。當時的渤海國,被世人稱之為海東盛國。

渤海國的京城上京(今黑龍江省寧安市),是當時僅次於長安的東亞第二大城市。

宋朝時,女真人第一次入主中原,這是他們第二次整體融入中華文明。在這段時間內,女真文化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到了努爾哈赤時期,女真文字雖然消亡了,但文化主體意識在一個獨立的民族中並不會完全消亡。

作為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的努爾哈赤不可能不重視文化人才,對額爾德尼的重用就說明了這一點。努爾哈赤還千方百計地蒐羅文人,早在赫圖阿拉時,就有粗通文墨的浙江紹興漢人方正陸教子弟讀書。

女真人在歷史上曾創立過女真文字,但到了努爾哈赤時期,女真文字已經失傳,女真人說的是女真語言,但在對明和蒙古的交往中,卻不得不用漢字和蒙古文字,這是十分不方便的事。

因此,遠在建立大金國的十七年前,努爾哈赤就命額爾德尼創立本族文字,由此文治武功皆備。

在薩爾滸大戰中被俘的朝鮮人李民寏將他在建州的見聞寫成了一本書《建州見聞錄》,書中有一句話:“胡將中,惟紅歹是(皇太極)僅識字。”這句話不見得完全符合當時的歷史事實,在努爾哈赤的眾子侄中,不可能就皇太極一個人識字。李民寏是在天命四年被俘的,那時,額爾德尼創立的無圈點老滿文已經在滿人中使用了整整二十年,努爾哈赤的子侄們不可能一個都不識字。有可能是他們識滿文,卻不識漢文字。

一個政權中都是一群文盲,豈不天天出笑話。可能是儘管別人識字,但不如皇太極識得多,不如皇太極學識淵博。

皇太極同其他貝勒不同,他很早就在努力學習歷史文化知識,在眾阿哥中是惟一一個文武兼備的人。文化的薰陶,必然使他比其他阿哥們見識更廣、更理智、更成熟、更有韜略。

努爾哈赤對這位不但勇武,而且有文才的愛子必然格外器重,這為皇太極後來躋身後金政權的核心奠定了強而有力的基礎。

皇太極的一張弓,長四尺有餘,就連大力士都拉不開,皇太極卻動用自如。皇太極不但能文,更能武。能武在女真人眼中比能文更重要。

後金政權有很長一個時期,只設武官,而不設文官。文職者若無軍功,便得不到武職。分配戰爭果實時,大學士們所分極少,有的大學士生活十分拮据,所謂巴克什,滿語大學士的意思,不過是一種徒有許虛名的稱謂。以額爾德尼為例,天命六年,在攻打撫順時立了功,才被封為參將。

大金國中,文職出身的人雖然有了武職,但卻不能世襲,一直到天命六年七月,改進大金國文字的達海去世,才破例允其子雅泰降一等襲職。

父親的格外疼愛,本人的聰明才智,能文能武,尤其是主持家政所積累的治國經驗,為皇太極展露頭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重生歸來梅蘭契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