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的司馬懿正為個人及司馬氏家族未來,而陷入沉思之際,遠在雒陽,荀攸手持著鄴城連番送來的幾分加急奏報,正在召集將領商議軍事。
丞相曹操彰顯出對幷州戰事的不滿,已非一日兩日。伴隨著吳懿大部,再次堂而皇之進入幷州戰場, 于禁部見之銳勢而後退,讓曹操的急迫,幾乎化作實質。
連番急報,無不是讓前線,抓緊拿得晉陽等要地。
按照原有計劃,攻取幷州全部, 當以三月拿下,誰曉在不知不覺中,拖了這麼久。曹操的反應,思及後勤帶來之嚴峻問題,也算情有可原。
雒陽軍署之內,在荀攸將曹操所來之信,當眾宣讀後,為戰事進攻與協調諸事,出現了不少異議。
這其中,以幕僚路粹和將領婁圭,最是爭鋒相對。
“曹公之意,幷州戰事,既然由張將軍等人,已經開啟了局面,為防止在吳懿之後,關中敵軍再往幷州支援,讓下路諸部壓力劇增。
吾等面向潼關戰事,也當在前番試探後,全部戰之。
這一次, 曹公,已使得儁乂將軍來從潁川來助, 再有兩日即達。
故於吾等往關中戰事上,前期勿需懼之!
具體四路攻城事宜,即於明日展開,算是全力壓之,為幷州戰事減輕負擔!
吾之此計,軍師以為呢?”
路粹道完罷,略顯不屑地看了眼,有些眼紅脖子粗的婁圭。
其身高七尺三寸,要比身形高大的婁圭矮上一尺,便是望向婁圭,於旁看去,算作仰望,配合其人之表情,有些古怪之態。
論起才學,路粹少學於蔡邕,當得上是學富五車,尤其筆墨厚重,無人不懼之筆端。當下與陳琳、阮瑀同為丞相府典記室。
今次,正是奉曹操之命,同荀攸一道,輔助主持雒陽周邊軍務諸事。
可要說起路粹而今的名聲,自數月前,得受曹操密令,參與構陷名士孔融,弄得孔融舉族遭難,連之朋友同窗,也難避免後,其於天下的名聲,多少有些臭了。
雖說孔融之死,於許都朝廷內部,官吏軍將皆明白其中根本緣由,但面對事實之上,自不乏很多人,在暗地裡,對路粹嗤之以鼻。
這裡面,當下為雒陽北校尉,督管雒陽本地一半人馬,更肩負著防守潼關方向關中軍的婁圭,即屬對路粹人品,不屑之人。
相比於路粹,靠著一些才能,另有恭維,而受曹操喜愛,得授要職。婁圭自身,能於曹營擔任要職,除了早年即與曹操相識,得之看重外,其之謀略,多以非凡。
四年前,冀州戰事正是關鍵時刻,曹操就曾當著眾將的面,雙手握著婁圭之手,感嘆道:“子伯之計,吾不及也!”
婁圭每遇戰事,喜歡全域性考量,穩紮穩打,便是荀攸,也多采納。
但以路粹善辯,就算婁圭心有千言萬語,在路粹以曹操所言施壓下,婁圭也只是怒髮衝冠,無從辯之。
場面一時間變得凝固嚴肅起來,唯聽到路粹有些得意的笑。
十幾名將領幕僚,下意識將目光看向上首,沉吟苦思的荀攸。
路粹最後一言,看似是問詢,實則也有逼問荀攸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