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好像就是在專門在考校我們醫生的工作能力似的,所以根據這一點綜合考慮的話,我的建議是不動手術。「李能這麼講。
而李能在說話的時候,周成就發現,坐在自己旁邊的寧陵,在提取著李能說話的要點。
其中,就是把認知和技能準備兩個關鍵詞圈了出來。
而且,寧陵還把認知,作出來了其餘的分類:「專業認知、診斷認知、預後認知三個方面。」
這樣的分類,就很有意思。
然後,在李能講完之後,那位醫務科的張主任又開口了,他一張國字臉,語氣也是比較官腔的:「薛主任,陳主任,我還是那句話,這個病人的診斷還有治療,都必須要慎重對待。」
他沒再說身份特殊這四個字,卻字字不離這四個字。
而且,他似乎不敢diss李能教授和寧陵教授,也只能是拿自己醫院的兩位主任開刀。
陳雪華,薛國慶,兩個人分部是顯微手外科的病區主任和創傷外科的病區主任。
薛國慶個子頗為矮小,大概就一米無幾,身體也不胖,但是看起來就很精明:「張主任,您剛剛也聽到了,我們目前的意見就是,手術禁忌症的問題,不是大問題。」
「而是在於診斷方面,需要愈加謹慎。這樣吧,現在時間也不早了,其他各個科室的主任們還有張主任您都辛苦了,我想請神經外科的蘇主任還有脊柱外科的凌主任暫時留下來我們再一起仔細磨一下診斷問題。」
「張主任還有其他各位主任,就先請回去休
只必備位王仕,就先請回去休息,我們後續再聯絡如何?」
「這一次真的是麻煩各位主任了。」薛國慶雖然個子小,但是說出來的話卻是非常大氣,而且時間的確不早了。
張主任等人都沒講話,但是呼吸內科的主
任就說了:「薛主任,如果最後還是要決定手術的話,到時候記得給我講一聲,我好和麻醉科的鄭主任再好好地考慮一下術中還有術後的呼吸管理的方案。」
鄭主任也點頭:「到時候手術中,的確是需要薛主任一起來手術室照看一下的。」
這般之後,薛主任就作為東道主,把其他的各個主任,一併送出了病房。
只是,醫務科的張主任在離開時,仍然說:「薛主任,患者的身份特殊,一定要謹慎對待啊。」
這話聲音不小,寧陵聽了就微微捏起了拳頭,很明顯想打人,而且是被這句話折磨了不知道多少次那種!
其他人都走了之後,剩下的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脊柱外科本身就是骨科,神經外科則是半個骨科,所以大家的交流還算比較多。
薛國慶去送人了,創傷外科的陳雪華,其實是骨科的大主任,他也是微微搖頭說:「李教授,寧教授,這次遇到的這個骨折病人,真的給你們添***煩了啊?」
李能和寧陵都是來做會診手術的,就是做一些做不了的手術問題,根本不需要在這樣複雜的病人身上耗費功夫。
能不能手術,是要由本院的人決定的,打通好手術前的一切籌備。
但現在卻要他們參與到術前討論中來。李能沒講話,寧陵卻是雙眼放光地說:「陳主任,這樣的病例才有意思。總是機械性的做手術,那肯定是沒有這個病例有意思的。」
「李教授,還有蘇主任、凌主任。現在正好我們把我們的周醫生也請到了,我們差不多是可以好好地坐下來,琢磨著啃下這麼一塊硬骨頭了!」
「這次大會診的意義,其實就是讓麻醉科的鄭主任,能夠放過我們科室,通融麻醉的相對禁忌症。「寧陵一邊說著,一邊開始拿了一疊A4紙,鬥志滿滿。
寧陵身材高瘦,聲音卻很渾厚,此刻鬥志滿滿的音色加持之下,彷彿一個手術狂魔。
李能笑了笑,他看起來人高馬大的,卻聲線比較平和:「寧教授對手術的愛好,還是深得陳教授的真傳啊?」
陳庭業教授,乃是湘雅醫院手外科的病區主任,當前湘省手外顯微外科學組的組長。
寧陵聞言笑了笑:「李教授,你就莫笑話我了,和我老師比起來,我還差了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