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那句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說到底,我們人類,不過就是工具的利用者,利用各種外來物,讓我們活下去,而且活得更好,更健康,人生命這一輩子的本質,就這一個。
劉志斌講得很隱晦,可作為同樣層級的陳吉武自然能明白劉志斌話裡面隱含的意思:「所以才需要分層啊,服務物件不斷分層,工作方向也要進行分層。」
「必須要有一批人,去服務大眾,也要有一批人,把目光集中向難治之症。」陳吉武吸著鼻子,聲音感慨。
華西有一句話,是外人傳的。
華西不治病,只救命,治病的事情,交給其他醫院,快死的病人,進華西里來,好轉了就「滾「出去,讓位給更需要的病人。
這種說法,或許誇張,但其實,醫院內部會議時,也在強調這麼一件事。
只是,如何讓每個醫院的就診患者更加純粹,這是很難的問題。
國外的預約制度與家庭醫生的詢問制度,其實一定程度上的起到了導流作用,這是人家的優勢,得看到這一點。
而現在的國內,包括華西醫院以及所有醫院的急診,大部分都不算真正意義上的急診,而是普通人所理解的急診範疇。
包括對重症的理解,也是如此。
但其實也能理解,患者畢竟不是醫生,他們一輩子遇到了骨折或者是小的撕脫傷,就感覺遇到了天大的事情,覺得你必須要為之著急。
可真正在醫院裡的時候,截肢的患者,都還能保住命啊。最可怕的就是那種連醫院都沒辦法到的病人、連手術檯都上不了的病人。
如何做好這兩者的平衡和認知,是目前比較關鍵的點。
「任何問題一刀切,莽撞下去,都是不可取的。上半個月,我們科室就有一個病人,遲發性脾破裂的。「
「普外科的人,被一個闌尾炎患者的家屬給攔住了。」
陳吉武也沒深入地再去分析,而是又說∶「我們的胸外科也有好幾個人,主動脈夾層,在術後抗凝的時候,沒了的。現在還在遭遇官司。」
陳吉武說到這,搖了搖頭∶「同樣是低分子肝素,也是有很大區別的。唉!~」
「就比如說不同的人,去做同樣心臟破裂修補手術,不同的人,做主動脈夾層的置換手術。」
「百分之五十的死亡率,是平均標準,但其實之前在我們醫院,這個機率已經是
下降到了百分之二十。」
周成聽著,內心觸動。
陳吉武和劉志斌兩個人,也是個境界十分高的人,只是用平時的臨床瑣碎,來討論一些極為高階的問題,有點像茶館裡面的勿談國事。
不過,周成現在還是能夠分析得出來其中的蹊蹺的。
然後,陳吉武和劉志斌二人,又是用類似的方式,探討了許久。差不多十幾分鍾之後,兩人才中止了類似的話題。
每個人站的位置不一樣,考慮問題的角度,肯定也有不同。
陳吉武然後才問:「小周,你這一次連這個基礎解剖理論的課題,都不想參與,你到底是怎麼想的呢?是不是有什麼更好的東西,捨不得拿出來啊?」
這是陳吉武十分疑惑的問題,這樣的事情,周成竟然捨得放?
周成搖了搖頭∶「陳老師,我現在要做的,算是吃力不討好的,哪裡有什麼更好的東西哦?」
「那是什麼呢?你倒是說啊。」陳吉武很好奇地問。
「陳教授,你還記不記得,漢城大學的骨科,有一個陳學良教授?我與他之前探討了一番後,覺得他對教學的理解,頗為深入。」周成也沒明確說自己在幹嘛。
楊弋風是朋友,安若是女朋友,都可以講,他們肯定不會賣了自己。
但是和陳吉武他們,就不能這麼直白了。
陳吉武「嘶」了一聲,劉志斌則是皺了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