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指肌腱越過掌關節後,在近側指骨背側向兩側擴充套件,形成強有力的指背腱膜。」
「指背腱膜分為3部分∶中央腱條止於中間指骨基底部。兩側腱條承受蚓狀肌及部分骨間肌以後,在中節指骨背面合併,而後止於遠側指骨的基底。各束都有肌腱加強。」
「指伸肌腱斷裂時各指關節呈屈曲狀態,中間束斷裂近側指間關節不能伸直,而兩條側束斷裂,遠側指間關節不能伸直。」
「這是外傷狀態下,這個患者,是指間關節因為早年的外傷,導致了指間關節出現了畸形融合,所以,他的肌腱發育,也是不正常的,在這個
過程中,他的拇長伸肌腱,肯定是過長的,而且拇長屈肌腱,肯定是過短的。」
「所以,我打算,透過解剖定位,看看他能不能把兩條肌腱,進行糅合一下,如果實在不行的話,我們就只能取其他地方次位功能肌腱,完成肌腱的移植術了。」
周成慢慢地科普著解剖學知識,其實是說給張正權說的,這裡面,可能張正權的基礎最差。
周成這麼詳細的解釋,還有參照物,所以張正權也能聽懂。
「因為我們,不需要處理血管和神經,現在是屬於屈曲狀態,所以血管和神經其實是過長的,因此術後不必考慮。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操作,就大抵可以分成兩步。」
「第一步,截骨,重新塑造關節面。」
「第二步,肌腱的處理,自體移植、或者重排!」
「第三步就是,面板的處理,比如說植皮術。」
「第四步,就是固定。」
「這不難吧?」周成問。
然後看向張正權,張正權點了點頭。
這的確不難啊。
周成又繼續科普:「指間關節,由上一節指骨滑車與下一節指骨底構成。現在融合了,我們所以要再造一個滑車結構,然後在打磨成骨底。」
「我們先找合適的地方,切開面板。之前我們是切開了側面,這時候,我們就要從近節指骨處,把面板切斷。
「然後,我們暴露……」這一步一步,周成的動作乾淨利落,而且大家都能聽懂。
可是,當週成把融合的骨頭暴露出來後,截斷了融合骨面後,周成就直接用了骨挫,竟然在很快的時間裡,打磨出來了一個滑車的結構。
是的,周成自己打磨出來了一個滑車結構,然後還語氣平淡的問∶「你看,這和正常的滑車結構,是不是差不多相當?我們拇指的近節指骨滑車,差不多是成圓錐桶狀,直徑差不多是……「
「然後指骨底,是一個盆地狀,它的直徑大概是……「周成一邊說,一邊做到這裡的時候。
然後看向張正權,張正權搖搖頭,眼睛眯了起來。意思是,這個我真的不知道。
秦明也同樣如此,吞了一口唾沫,很認真地回∶「周醫生,你說的這些資料,一般都沒在意,也沒去記住它。」
「而且記住了也沒用啊,這種指骨底和指骨滑車的再造?」
秦明的話只說一半,我要是能夠做到這種程度,我還至於現在只是個副主任醫師?
大哥,你這是再造指骨底和指骨滑車啊,這幾乎是在目前全世界範圍內,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這在理論上,暫時都還沒有啊?
秦明的語氣酸澀,表情和眼神古怪。
而秦明的這種古怪,則是張正權等人都無法體會到的,因為他們壓根都不知道這到底有多難,只是覺得震撼。
楊韜還在說:「欸,你看,和正常滑車好像……」
郭曉兵點頭:「嗯,差不多一模一樣。」
如同聊天吃飯喝水……
WAP..COM到進行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