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最近一直忙於家裡的事情,也沒太關注這邊,以為憑大姨夫能力和人脈,拿下這個副食廠應該沒什麼問題。
現在看起來,這事情沒想想中的那麼簡單。
水還挺深。
對方竟然暗地裡和分管招商投資的鄉鎮領導拉上關係,那大姨夫那邊若是還按部就班,沒有一點點奇招,說不定就會在競爭總落下馬來。
想到這裡,他先撥了個電話給邵毅,讓他去調查下這個姓田的江浙商人背景是什麼,他在這邊的人脈關係,以及可能動用的力量。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他現在對這個田總一無所知,但看起來田總卻已經研究過大姨夫那邊,資訊已經不對等。
然後又給大姨夫撥了個電話,才瞭解到事情果然進展不順利。
主要還是起步太晚。
當時趙鵬首先提出承包的時候,田總這邊還沒開始啟動,可等到大姨夫有這個意向時,競爭對手已經有兩家。
田總是一家。
另外還有一個本地的生意人,姓方。
據說是和宋謙有些千絲萬縷的關係,具體是什麼,就有待考證。
宋謙宋老師這種能在一地長期混得很開的人,當然不止是耍勇鬥狠那麼簡單,他們往往在很多地方都有人脈和佈局。
所以同樣的是混混,他能在鎮上混得像模像樣,但張老六兄弟們卻就像草臺班子,顯得檔次很低,完全上不了檯面。
趙鵬有些後悔沒有早點了解這些情況。
所有人中只有他更清楚副食廠的後續發展,所以相對其他人,他可以放心投入更多的資本進去,所以他拿到承包權的必然性要大於其他人。
當時他想著不能自己把什麼事情都佔完,大姨夫願意做就讓他做,自己最多輔助就好。
但現在看起來,大姨夫無論是思維和能力,都完全跟不上節奏。
完全不是其他兩個競爭者的對手。
大姨夫這邊唯一的有利點就在於他和王鎮長的關係還可以,而且以振興家鄉及帶領村民致富為出發點,確實在大方向上能得到政府政策的偏向。
但……
說穿了,靠這種虛的東西要拿到一個實際的產業,只能在輔助,錦上添花。
而不能當作決定性的因素。
什麼是決定性因素呢,無非兩點:交多少稅收,能吸引多少就業。
只要能保證這兩點,其他的都只是意向,也就是說讓誰幹都可以。
趙鵬聽大姨夫詳細講述他目前的進展和困境,暗暗無奈。
看來這事情,從頭到尾就要重新梳理才是。
大姨夫顯然沒有搞明白做企業和開小店子的區別,無論是投資意向和對企業未來的效益稅收展望都顯得很保守。
而且,他太相信自己的人脈,覺得相關領導肯定會優先考慮他,所以對目前的焦灼情況很不理解。
這就是經驗和眼光的差距。
田總來自於江浙,肯定見識過很多現金的管理思維和經驗,對辦企業的流程自然要遠遠熟於大姨夫這邊。
而宋老師那邊的人,趙鵬暫時還沒調查,不清楚具體關係。
但從目前的進展來看,如果趙鵬不操心,怕是大姨夫首先會被排除在候選者之外,率先淘汰。
結束通話電話,趙鵬和大家告別,將公司的事情繼續交給武清和宋小春負責,自己開車去了副食廠,實地考察。
到目前為止,他重生後還沒真正去過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