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內也是有圈子的。
張航、陳山、徐森、林正賢等非十三影視的導演。
寧遠等十三影視簽約導演。
另外,明星藝人更來了不少。
比如程傑、詹紫等人。
而十三影視的簽約藝人,只要有空的,或者說能夠抽出空的人都來了。
整個首映禮,說是群星璀璨都不為過。
還好,首映影廳夠大,可容納上千人。
除了這些媒體記者,影評人,電影人之外,還有一些“幸運影迷”。
“其實,我還是傾向於用作品說話。”張榆在臺上笑著說道,“若是影片夠好,那就多多支援。若是影片不行,那當我沒說。”
“演員也好,劇組其他工作人員也罷,都為這部電影拼盡全力。”張榆說道,“當然,作為編劇和導演,以及投資人的我自然也不曾懈怠。”
“這是我對這部影片充滿信心所在。”
“一部電影的票房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不管這部電影票房最終如何,我自信這部影片不輸任何好萊塢大片。”
“有人說這部影片是我張十三的野心之作。如此說也沒什麼不妥。我對這部影片寄予厚望。”
......
張榆選擇跟好萊塢大片硬剛。
這話題在國內熱度可不是不小。
國外也引起了熱議。
只是相對於國外的嘲諷和輕視,國內影迷更多的顯然是支援。
這麼多年,總算有一個華國電影人敢跟好萊塢大片硬剛了。
以往,好萊塢大片在國內上映,與之同期上映的全是一些炮灰電影。
那些所謂的華語大片是一部都沒有。
慫了!
全慫了。
不慫不行,因為根本幹不過。
不管是誰撞上好萊塢大片都得栽。
可如今不一樣了。
張十三就敢。
而且他的電影也的確有好萊塢大片水準。
你們在北美等市場夾擊我,我就在國內跟你們硬剛。
誰怕誰?
不管最終結果如何,張十三此舉無疑還是很提氣的。
當然,張榆敢如此。
除了對影片的自信之外,還因為有主場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