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二叔指點。”
.........
過完年,二叔一家辭行,黃麟本打算送至長亭,被二叔以天冷、年幼為由而喝止,只得送至城門。
堂姐一臉不捨離開,黃霜是真心疼這堂弟,明明還小,成天跟小大人似的,要是從小就這性格也就算了,可幾年前來的時候還人憎狗厭的。
送走了二叔一家,黃麟又繼續著他的讀書日常。
每天練字抄書,然後複習下三百千,偶爾翻翻家中那幾本武功秘笈換換腦子。
待胡夫子過來檢查了他的學業後,給了他一本《論語》。
黃麟接過《論語》,一臉問號的看向胡夫子。
“無論你是練武,還是習文,多懂點學問總是沒錯的。”
胡秀才這大半輩子,只聽說過哪哪出了神童,以前某某是神童,但這活著的神童,能讓他能碰上,還能成為其啟蒙先生,已是得天之幸。
在他眼裡,黃麟雖然比別的神童年齡大點,但以學習速度來說,稱為神童並不為過。
可惜神童一心想做那江湖莽漢。
於是黃麟開始跟著胡夫子學《論語》,背誦全本對他來說容易,但理解中間的思想,以及其中涉及到的人物和時間,就有點難了,但相較這個時代其他同齡人來說,已是飛快。
一天又一天.....
一月又一月.....
時至三月,天氣乍暖還寒
胡夫子昨天臨走時就表示學業結束了,而且認為以黃麟現在的水平,除了書寫還需要努力,其他方面考取童生完全沒問題,童生試無非就是一些填空題,然後隨便作首小詩就能加分。
黃麟為此只能表示遺憾。
.........
成化六年,三月初八,宜出行、婚嫁,忌開業、動土
二叔帶了三個好手,親自護送黃麟奔赴華山。
臨行時,大哥兩眼通紅的將他送到前院。而老了一歲的福伯,堅持送到長亭,等他們走遠了才轉身。
黃麟不會騎馬,只得路上一邊學習騎術,一邊趕路。
好在西安離華山不遠,只有兩百多里。
.......
華山派
五嶽劍派之首,以劍法聞名江湖!
不同於笑傲時期,如今的華山越發興盛,現下雖仍不及少林武當那樣底蘊深厚,但也著實不凡。
華山弟子分內外二門。
外門弟子平日統一由內門師兄或師叔教導。
每年一大比,被清字輩高手收為徒弟,才算內門子弟,江湖上所稱呼的華山少俠,都是華山的內門弟子。
華山招弟子都是三五年一次,如今離上一次已過三年,又到了大開山門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