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有些不解,為何要這樣安排?
但他卻說自有妙用,也不等人再多說,就命人將需要送上山的弓弩全部送過去。
“孝然,有時我真不理解汝之思量。”
“哈哈!將軍且看好,我等如何對付張郃老賊罷!”李休那雙眼睛忽然變得冷漠,“………且看這一擊。”
……………
此時,遠處魏營方向正在集結的兵力已經組成龐大的戰陣向漢營穩步前進。
他們的上將軍——也就是魏軍統帥張郃。現在正在中軍位置排程周遭兵馬。
“傳老夫令,無論蜀賊統帥守將究竟何人,我等皆須儘快突破此地!街亭若奪,列柳城將不攻自破。”
話音自落,探馬忽然來報。
“右將軍!啟稟右將軍!”魏軍斥候持韁策馬來到張郃面前抱拳拜道,“蜀賊主帥已查明確認,正是那名為李休之人矣!且馬謖先前不從諸葛亮軍令而領大軍上山駐營,不知為何李休卻是替代於他行三軍統帥之事。”
在做好戰前動員之後,斥候查明的訊息終於讓張郃內心中飄拂的塵埃徹底落定,張郃緊緊握住腰間佩劍,那雙深邃的眼神再一次散放出昏黑的光芒。
唰——
拔出佩劍,劍刃與劍鞘內部的摩擦聲欻欻作響。
嗡——
隨著身後太陽照來的射線,四寸半的劍刃透露出耀眼的鋒芒。
“進兵!(果真汝矣……老夫不應懷疑內心所想乎!呵呵…既如此,且見識一番汝之手段罷!)”
呼呼——
踢踏踢踏——
騰騰騰——
張郃長聲下令,站在四周戰車高臺的旗手們整齊劃一揮舞著雙手令旗向三軍示意。
他們的步伐穩健而沉重,仍然以步兵李河為頭陣,其次是張郃親自統率的中軍弓弩隊,最後則是裝備精良的騎兵隊。
眺望遠方,敵軍排布得緊密而又結實,李休盯著眼前敵兵徐徐圖進的模樣驟然眉頭緊鎖。
“張郃不愧名將,佈陣得當,毫無破綻。”
“汝為之奈何?”王平看到李休惆悵的模樣不免問道,“莫非就如此這般死守?那方才如此安排又有何用?”
不過李休剛剛忽略了一件事情。
他現在站的這個位置可不是龍泉山陡崖邊上,而是山下的營寨。
明確這個資訊的李休眉頭頓時舒展,他剛剛彎下去的嘴角再度微微上揚。
“傳令,命曹虎見敵軍至此地約二百五十步之內,山上所有蹶張士兩通輪射。二百步內,山上所有弓弩手五通輪射,山下臂張士三輪連射。一百五十步內,山上山下所有弓弩手輪射三通,待輪射畢,山上搖旗吶喊以壯軍威,此寨將士皆拔刀拒敵!”
之所以強調第一輪就利用蹶張弩的優勢,是因為它是大型重灌弩,必須用雙腳踩踏弩臂,雙手用力拉抻機括搭載弩箭才能使用,否則僅憑雙臂拉抻弩弦根本就拉不動。
一來,它的殺傷力度要遠遠高於輕弩數倍,而且漢軍蹶張弩強度都以二石(六十公斤)為基礎;二來,在山上輪射會起到拋弧線作用形成最大弧度與最遠距離,最起碼也會給張郃一個大大的驚喜。
廣乃令士持滿毋發,而廣身自以大黃射其裨將,殺數人,胡虜益解。——《史記·李將軍列傳》。
在先漢時,蹶張弩就已經列裝軍隊,並且作為主要的戰爭遠端兵器使用,李廣曾經就有過使用這樣的強弩射殺過敵將的先例。
而且,類似蹶張弩這樣的強弩最遠距離可達二百四十至五十步之間,但並不能確保順利射殺。所以要在敵軍靠近二百五十步內展開密集攻擊,這樣既可以利用高度優勢仰射山下之敵,又能最大限度殺傷敵兵。
如此,這也是當下最為穩妥的戰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