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崗頭村,林筠萱在工坊找到了趙大林夫婦,便把李香蘭的事情細細跟他們說了一遍。這夫妻二人本就是心善之人,而且這又是林筠萱提出的建議,兩人二話不說就答應了讓李香蘭一家暫住一段時間。
木清得到林筠萱的指示後便駕著馬車又去了張家村。
李香蘭他們雖然這幾個月來不用餓肚子了,但是之前幾乎是家徒四壁,一貧如洗的,是以也沒什麼好收拾的,母子幾人只收拾了一些換洗衣物和小孩子的常用物品就上了馬車。其他的物件雖然不值錢,但重新添置的話也要花錢,所以他們便挑著一些寄存到陳婆婆家了。
等他們母子幾人到了崗頭村安頓下來之後,已是家家戶戶炊煙裊裊的時刻了。
李香蘭自覺不能在趙家白吃白喝的,她又是個眼裡有活的人,一來便主動攬下了做晚飯的活。
本來何翠芳覺得過門都是客,不好意思讓李香蘭做這些活,結果被林筠萱勸了回去。因為林筠萱知道,如果不讓李香蘭乾點活什麼的,她們母子幾人是不好意思住一段時間的,說不定明天就要回去了。
所以她就把廚房留給了李香蘭,自己則去逗小寶玩了。
李香蘭幹活很利索,不用一個時辰就做出了六菜一羮出來。
這六菜一羮一擺上桌,趙雲兒站在桌前就挪不開腳步了,兩隻眼睛緊緊的盯著桌上的菜,饞的直流口水,“哇!這麼多菜!姐姐,今天是什麼節日嗎?怎麼做了這麼多菜啊?”
林筠萱笑眯眯的說道:”是啊,今天是給香蘭阿姨,青雲哥哥,彩雲姐姐,彩霞妹妹和小寶妹妹接風的日子,歡迎他們來我們家做客。“
趙雲兒一雙烏黑的大眼睛骨碌碌的一轉,歪著腦袋看著李香蘭甜甜的說道:”香蘭阿姨,歡迎你們來我們家做客。你們可以多來幾次嗎?這樣我們就可以經常有這麼多菜吃了。“
”哄“的一下,飯廳裡的眾人都被趙雲兒的話給逗笑了。
李香蘭一家因為趙雲兒這童言無忌的話也慢慢的放鬆了下來,沒有之前那麼拘謹了。
林筠萱看了一下桌上的菜,有芙蓉雞片、糖醋鯉魚、油燜大蝦、荷葉粉蒸肉、木耳炒雞蛋、素炒青菜,還有一道魚羹。
這些菜賣相很好,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讓人不由得食指大動。尤其是那道油燜大蝦,看起來殼酥肉嫩,色澤紅亮,讓人一看就覺得很有食慾。
趙大林一家和林筠萱還有木清紛紛入座,迫不及待的想品嚐桌上的美食了。卻見李香蘭一家遲遲不動,站在一邊。
林筠萱疑惑的看向李香蘭。
李香蘭臉上略帶尷尬的說道:”青雲和你們一起吃,我們母女幾個去廚房吃就可以了。“
難道是因為男女不同席不共食的習俗嗎?
林筠萱忽然意識到這一點,便抬頭笑盈盈對李香蘭說道:”蘭姨,我們家沒有那麼多規矩,大家都是一起上飯桌吃的,這個飯桌也大,夠地方坐的,你們快坐下來吃飯。“
何翠芳也滿臉笑容的說道:”對啊,香蘭妹子,不用顧慮那些俗禮了,你們快坐下來吃飯。我們都很隨意的,不講究這些。“
李香蘭見他們一臉真誠,說的話不像是客套之詞,想了想便帶著幾個孩子坐了下來。
林筠萱見她們母子幾人都入座了,才放心的開始品嚐桌上的美食來。
等她把桌上的每個菜都嘗過一遍後,林筠萱面上雖然是波瀾不驚,但內心已是波濤滾滾了。
李香蘭做的這些菜是色香味俱全,一點兒也不輸酒樓裡的大廚。
那道油燜大蝦雖然跟自己做的味道有些不一樣,但是甜香鮮美,頗像魯菜的風格。而那道荷葉粉蒸肉,其味清香,鮮肥軟糯而不膩。最讓她驚喜的是那道魚羹,魚羹色澤油亮,鮮嫩滑溜,味似蟹肉,讓她不由得想起了杭幫菜名菜宋嫂魚羹。
一頓飯下來,吃得林筠萱和木清等人相當滿意。
”蘭姨,你這做飯的手藝,趕得上酒樓裡的大廚了。你怎麼會做這麼多菜?尤其是這魚羹,要做得好是相當難的,一般的廚師都駕馭不了。如果我沒猜錯,這魚羹跟那道油燜大蝦還有糖醋鯉魚是不同地方的菜式來的吧?“林筠萱指著魚羹忍不住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