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車在鋪子門口停下,林筠萱率先下了車,走進鋪子。
正在鋪子裡頭鋸著木板的趙東生聽見腳步聲抬頭一看,只見林筠萱正四處打量。
“東家,你來啦!”趙東生擦了擦頭上的汗,跟林筠萱打了聲招呼。他知道趙家真正有話語權的人是林筠萱,所以一直稱呼林筠萱為東家。
林筠萱點了點頭,一臉欣喜地說道:“東生叔,就是這樣,跟我想象的一模一樣,不,比我想象的還要好上一些。”
鋪子門口左邊有一個半人高的櫃檯,櫃檯正上方是一個上圓下方的視窗,櫃檯後面有一張特製的椅子,人坐在椅子上,臉正好在視窗前,既能看清櫃檯外面的人,也能讓櫃檯外面的人看清自己。櫃檯的高度和寬度也方便客人站著清點銀錢,不用彎腰。
客人付了銀錢後,往前走一兩步右拐彎就到了操作檯的視窗,操作檯比櫃檯稍微矮一點,一是方便店員切菜打包,二是方便客人取菜。
客人在這裡取了自己點的菜後就可以走了。
整個過程就像是流水線操作一般,客戶根本不需要在店裡多作停留。
林筠萱原本還擔心室內光線問題,但當看到櫃檯和操作檯原本用木板擋住的地方,高度只比一般人的正常高度高一點,最上方是鏤空的,光線可以自然透進來,再把另外兩扇窗戶開啟,室內明亮的很,她壓根不再擔心了。
趙東生憨憨的抓了抓腦袋說道:“東家你滿意最好。剩下的活不多了,後天就可以全部搞完了。”
趙大林和何翠芳停好牛車走進去一看,發現鋪子的格局跟自己想象的很不一樣,再一次漲見識了。
眼見鋪子馬上裝修完了,但是店名還沒有一個,趙大林有點著急的問林筠萱:”萱兒,咱這鋪子叫什麼名字?總不能一直叫滷味鋪子吧?“
林筠萱之前一直在忙碌做新菜,倒忘了這個事情。她思索了片刻後說道:”叫趙記滷菜怎麼樣?“
”叫滷菜店大家會不會以為只賣滷菜的?咱們不是還要賣滷味以外的菜嗎?“趙大林皺著眉頭,提出疑問。
”那叫趙記燒臘?“林筠萱想了一下,換了一個名字。
”東家,你不打算用你自己的姓氏起名嗎?“趙東生問道。
”對啊,萱兒。這個鋪子是你一手操辦起來的,用你的姓氏起名更好。“何翠芳也點頭稱是。
林筠萱沒考慮的那麼深,經何翠芳他們一說,她倒覺得也未嘗不可,而且林是她本來的姓氏,前世也許已經沒有她林筠萱這個人了,就當是留給前世的念想也好,當即改口唸道:”林記燒臘,林記燒臘......“
還別說,這念著念著,林筠萱覺得還挺順口的,當即道:”我覺得林記燒臘還不錯,你們覺得怎麼樣?“
”我覺得不錯。“趙大林點頭。
何翠芳和趙東生也紛紛贊同。
”那就叫林記燒臘吧。“林筠萱拍板了。
”好。名字定下來了,咱們得準備做牌匾了吧?”趙大林看著鋪子門口上方空蕩蕩的,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嗯,是得提前準備牌匾。這個交給東生叔就好了,只要在開張前一天做出來就行了。”林筠萱抬頭看了一眼門口應該掛牌匾的地方,不在意的說道。
趙東生歡喜地接下了這個活。
林筠萱忽然想起開張日子好像還沒定下來,轉身問道:“姨父,芳姨,開張的日子你們選好了嗎?”
“選好了,定在了初六,那天是個適宜開張的好日子。”何翠芳笑呵呵的說道。
“初六?那就是五天後羅。那也夠時間把鋪子裝修好,把菜品備齊了。”林筠萱沉吟了一下說道,“不過,我們可能得再請些人。鋪子這邊得有三個人,一個收錢,一個切菜,一個打包。家裡的活也不少,按咱們現在的人手來看是不夠用的。”
趙大林和何翠芳聞言也陷入了思考。
雖然現在天氣熱了不用去挖竹筍和曬筍乾,但是家裡現在每天還是要做魚丸,魚糕和紅薯粉絲。新房子那邊也還沒竣工,每天也是要有人煮飯和送飯給工匠們的。鋪子開張之後,每天要做的滷味和烤鴨也不少,一個人可是忙不過來的。
這樣算下來,人手還真是不足。
“芳姨,姨父,你們看看村裡有哪些人做事麻利,人品可靠信得過的,問一下他們願不願意過來做事。至於工錢,跟張嬸子她們差不多吧。”林筠萱看著兩人說道。
“好,這個事情就交給我吧。”何翠芳一口應下這個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