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局面是,只要咱們都起兵,則清廷統治必然分崩離析,搶下中原幾個省的地盤易如反掌,根本不用擔心滿清的秋後算賬,他哪裡還有秋後算賬的能力呢?恢復大元榮光,從此咱們再也不用受制於人,中原的如畫江山將盡入我手。”
“反之,咱們與滿清綁得如此之死,萬一滿清在此戰之中敗了,咱們又能有什麼好果子吃呢?到時候咱們蒙人與明人如何相處?”
“你說滿清待咱們不錯,真的不錯麼?你在你自家境內造個火炮廠試試,看清廷能答應麼?沒有火槍火炮,不趁著這個時候殺入中原搶奪工匠和技術,清勝,則我蒙古諸部只能世世代代為奴做犬,明勝,只怕是咱們就要面臨滅頂之災了。”
眾人聞言,忍不住紛紛嘆息連連,苦笑不已。
自林丹汗身死,蒙古歸順滿清之後,滿清就絕不允許蒙古嘗試建廠造槍造炮了,皇太極比誰都清楚戰爭模式的變換,去他媽的弓馬騎射。
而沒有火槍大炮,那驍勇善戰的蒙古騎兵自然也就只能是能歌善舞了。
火炮,作坊工廠,這些真正代表時代生產力的東西才是決定國力高低的根本,這年頭誰比誰傻啊。
透過聯姻來拉攏蒙古諸部,又嚴格限制蒙古諸部的技術拔掉其尖牙利齒,透過將諸部拆成小旗來限制各部首領的影響力,再透過爵位對蒙古諸部反向輸出利益,清廷對蒙古諸部的控制手段,其實也確實是高明。
但這個高明終究也還是有代價的,那就是管理成本始終居高不下,各部勳貴以及滿八旗鐵桿莊稼都是要花錢的,這個錢,說到底還是要靠剝削內地漢人來轉移支付的。
換言之滿蒙一家實際上是建立在滿清對漢人剝削能力的基礎上的,現在清廷的仗打成這個鬼樣子,他還有個鬼的剝削能力,京城的失守又必然導致滿清本不富裕的中央財政捉襟見肘甚至直接破產,甚至於因為股票和韋小寶的破事兒,搞不好滿清還要透過這次股票危機反過來剝削蒙古了。
這自然也就會招來反噬了。
畢竟此時距離林丹汗身死,其實總共也沒幾年,甚至當權者有些都還是同一代人,此前順治執政的時候還一度將滿漢關係的重要性放到了滿蒙關係的前面,導致滿蒙之間還有點小摩擦,雖然很快就被孝莊給撥亂反正了,但問題現在孝莊死了啊。
而劉大炮所代表的明廷勢力,至少與吳三桂的聯手之下,風頭確實已經穩穩的壓住了清廷,時局比原本歷史上強得太多了。
“諸位,吳三桂已經答應與我共分天下,他取關中,我取山西、河北,共同瓜分清廷,易如反掌,咱們與吳三桂可以互通有無,也可以貿易經商,清廷,根本就不足為據”
說完就見底下有人不屑地道:“與吳三桂談好又有什麼用,明廷真正說了算的還得是劉大炮,況且咱們蒙古諸部從來也不缺戰馬,不缺勇士,缺的,只有槍炮,你要是能和劉大炮談好讓他給咱們提供槍炮火藥,最好能讓他幫咱們建設槍炮火藥工廠,恢復大元榮光又有何難,到時候,我等自然會承認你黃金家族的地位,讓你來當我們新的,成吉思汗。”
布林尼笑著點了點頭,道:“我的人,已經在前往明廷的路上了,不出意外的話,應該也就這幾天,就該和劉大炮談上了,我認為,劉大炮沒有理由拒絕與我們的合作。”
“另外,我大元要想恢復往日榮光,必然也要與時俱進,諸位要是願意遵我為汗,我願意效仿劉大炮,建立公司,建立董事會,虛君,實相。”
眾人聞言紛紛詫異不已,不過很快,就有聰明人反應過來了:“親王,看來這是戰事不順啊,莫非是已敗於圖海之手。”
“哼,小敗而已,京師陷落的訊息傳來,圖海定然已經是進退兩難,我料他用不了多久必然退兵。”
眾人聞言,呵呵笑了笑倒也並沒多說什麼。
圖海的事兒大家也都知道了,這貨用兵倒也有些歪招,率領一幫臨時湊出來的烏合之眾行軍至張家口,就一路搶劫到張家口,比土匪還要土匪。
等到了張家口之後就告訴麾下將士,你們搶劫了這麼多錢全都是死罪,除非打贏此戰將功贖罪,另外那黃金家族作為元朝餘孽都老有錢了,打贏這一仗搶多少錢都是你們的。
結果這些烏合之眾瘋了一樣嗷嗷叫著就把布林尼給打回去了。
不過誰都知道,圖海這種奇葩的帶兵方式講究的就是個一鼓作氣,時間稍微託得長一點,這些烏合之眾就必然會原形畢露。
眼下京師淪陷,他們這支北上的部隊後勤補給其實已經暫時斷絕了,反倒是南下的幾支軍隊的補給因為是靠著兗州和山西提供,暫時無礙,這樣的軍隊,指望他們出關再打硬仗,其實根本就不現實。
明顯是回京勤王更符合他們的利益,甚至功勞可能也遠比擊潰察哈爾蒙古來得大,因此在許多人看來,布林尼的這場造反,其實已經在這種陰差陽錯之下,居然莫名其妙的就成功了。
然而他一個已經明確反了清,又在圖海的打擊之下實力大損的所謂黃金家族,在草原上的日子恐怕也絕不好過的,所以,這才有了此次所謂的會盟,其實分明就是要拉其餘諸部下水,為此,虛君實相也在所不惜。
另一邊。
除了羅剎國,也就是沙俄的哥薩克掠奪者已經和歷史上一樣對整個黑龍江流域躍躍欲試之外,對東三省有野心的,卻是還不止是他們。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就在布林尼這頭聯合蒙古諸部打算重建大元的幾乎同時,朝鮮,以明廷藩臣的身份,出兵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