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反清:我其實真的是老實人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冰釋前嫌(二合一)

第一百六十七章 冰釋前嫌(二合一)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娶個前朝公主,讓我復國嗎? 穿越種田忙 高武三國:我大哥是劉備 瘋批美人詐屍後,靠種田暴富了 最強喪屍傳說 末世超神直播間 二皇姐沒想到有一天靠忽悠上位 魔法少女與可變式戰鬥機 一覺醒來,我成了豪門惡婦 雲端迫降 壞小貓惡毒值拉滿後 強撩!重生後,禁慾大佬撩上癮 快穿之我給炮灰當大腿 手握穿越交易群,潑天富貴進家門 末世重生被悶葫蘆寵愛的日子 穿越虐渣指南 穿越請藏好!我能看到吉兇宜忌 絨花娘子古代發家記 詭道世界原住民[基建] 誰在軍校敲木魚?![機甲]

城外,靠著不知道到底靠譜不靠譜的簡親王三個字勉強穩定下來士氣的鄭軍正在晝夜不停的挖地道。

城內,工人們仍舊熱火朝天的幹著工作,往來的商船同樣也是晝夜不停,透過海運開戰著貿易,反倒是對城外的挖壕溝的軍隊幾乎是懶得搭理的一種狀態,時不時的派出以百人隊為作戰單位的小規模部隊, 不帶著手雷出城騷擾一番,全當練兵。

城頭上的將士們在子彈供應充足的保障之下更是開始了射擊訓練,由武器工廠製作的,數量極為稀少的,造價極為昂貴的,實際上一點也不實用的線膛槍, 用壕溝裡的敵軍來展開了槍法的競賽。

說來也是搞笑,這線膛槍本來是劉大炮為自己準備的秘密武器, 本來是始終秘而不宣的, 吳三桂和耿精忠都沒告訴。

他還滿心歡喜的以為自己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發明,第一把線膛槍弄出來的時候還拿到老勒的面前去顯擺,結果老勒一句話就把他給整懵逼了:“你造這種沒用的東西幹嘛?”

劉大炮還以為是老勒不識貨,詳細地給老勒講解了一番線膛槍的原理和膛線的作用,結果老勒用看傻子一樣的目光看著劉大炮道:“劉,看來你也並不是和我想的一樣對這個世界特別的瞭解,依然還是有你們亞洲人的侷限性。”

劉大炮不明所以,結果老勒告訴他,線膛槍這玩意,歐洲那邊十五世紀的時候就研究過,已經研究一百多年了,只是因為不實用,所以一直沒有成為歐洲火器的主流裝備而已。

劉大炮本來還是有點不服氣的,安排了天地會的親信們進行了大量的試射,這才不得不承認人家老勒說的是對的。

武器進步的這種事, 真不是一個簡單的小發明就能跨越一大步的。

原因也很簡單, 膛線這東西,說穿了也沒什麼複雜的, 最原始最簡單的膛線只是在槍管內壁刻上一圈螺旋紋而已,劉大炮造的膛線也是如此。

這樣的話子彈出膛的時候會高速旋轉,高速的旋轉會大大增加子彈的穩定性,減少風對子彈的影響,使子彈打得更遠,執行軌道更直,也就是中遠距離的瞄準終於擁有了意義。

只需要造一個長長的,精鋼製作的,邊緣極為鋒利的螺絲,半徑小於槍管外壁,大於槍管內壁一乃乃,插在槍管裡使勁使勁擰,就可以透過這種方法在槍管內壁劃線了,當然,這需要很高的精度,長螺絲和槍管的直徑必須嚴絲合縫,在沒有標準化機床的年代造一個這樣的螺絲能把手工師父為難半死, 且多磨幾把槍械之後螺絲的鋒利度也會大大降低,導致成本大幅度攀升。

當然成本這個問題用在武器的身上, 劉大炮也不是不能接受,大不了造價貴一點,產量低一點,交給精銳集中使用唄,說到底怎麼算也比養匹馬來的容易。

然而問題是,這種線膛槍因為槍管內壁的螺旋結構,會留下大量的火藥殘渣,燃燒殘留等,槍手每開一槍,就必須要用長長的刷子,仔細地清理槍管內壁的殘留才能再開第二槍。

否則火藥渣子擠壓彈道內的子彈使子彈產生形變,進而破壞槍管,進而導致炸膛。

這還是絲毫不考慮裝填過程中鉛彈在膛線的影響下變得更費勁的操作難度。

事實上除非是新槍,否則再如何認真的清理,這個火藥的渣子也不是那麼容易清理乾淨的,槍械的使用壽命可以說是極短的了。

換言之,原本的滑膛槍在劉大炮創造的紙包火藥加持下可以做到20秒一發,手速特別快的槍手可以做到12秒一發的極限裝填,三段式射擊之下四秒鐘一發子彈,齊射的威力已經非常可觀了,無非是射程近一點,準頭差一點,但是近距離齊射本來也沒必要整得太準不是。

而線膛槍因為清理槍管的時間大大長於滑膛槍,一分鐘也不見得能開得了一槍,且極難做到齊射,更遑論對裝填要求精準到秒的三段式射擊了,且這線膛槍製作成本還極高,還賊特麼容易壞,還特別容易炸膛。

結論就是:這玩意但凡是能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都沒有。

所以劉大炮也就只能把這東西扔給守軍打著玩,畢竟在這種低烈度的戰爭之中,時不時的一發冷槍,時不時的還能打死人,好歹也能給敵軍創造一點心理壓力。

更重要的是練習了槍法,雖然暫時看來沒什麼用,但是劉大炮卻也並未完全放棄線膛槍的研究,他相比於土著最大的優勢就是很清楚的知道到底什麼研究方式是對的,槍法好計程車兵早晚用得上。

再說滑膛槍在近距離射擊的時候槍法總還是有用的,遠端射擊練得好,近距離射擊那還不是十拿九穩?

其實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也是明擺著的,無非還是在子彈上下功夫。

聽說過一款叫做米尼彈的子彈,但劉大炮不會造。

事實上也不想造,聽說這玩意是現代子彈的雛形,那他直接造現代子彈不就得了麼。

因為有了膛線,槍械也沒必要非得使用圓圓的鉛彈,現代那種長長的子彈也可以用了,所以可以考慮將子彈頭和子彈殼進行分離,後裝,用後坐力將彈殼給彈出來,再根據子彈的技術改進火槍就行了。

這樣造出來的槍,按說應該和漢陽造的區別都會特別大了。

但子彈頭的加工工藝實在是太複雜了,以澄海目前的技術條件,這個製造成本和產量實在是有點感人,沒有機床的話工人師傅們都得發瘋。

劉大炮可以接受槍貴一點,但是子彈如果造得太貴,那這打仗的成本可就太高了。

且新式子彈對火藥的純度又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黑火藥的話……堆砌式制硝法所提取到的火藥純度又特麼不夠了,用黑火藥,尤其是純度並不算特別高的黑火藥的話,即使是造出現代子彈來,依然會大大影響槍的壽命,火藥燃燒速度太慢,怕不是得把子彈造得比手指頭都長,這又會反過來影響裝填和機械設計。

而想要進一步提純,或者更進一步搞硝化棉的話,劉大炮也不會了,他上輩子畢竟不是搞化學的。

所以說啊,19世紀時線膛槍大規模取代滑膛槍本質上壓根就不是什麼槍械技術的進步,而是一場子彈技術的革命,而子彈技術的革命,本質上又是社會生產力,尤其是機械加工和化學技術發展的花所結出來的果而已。

不過,誰規定化學就不能拔苗助長的呢?劉大炮自己不懂,那就拿錢砸,基礎化學不就是在瞎逼亂試之中胡亂試出來的麼?

劉大炮就算不懂化學也知道,硝石泡在硫酸中可以得到硝酸,硝酸沾棉花就是硝化棉,只要有硝酸,有棉花,剩下的無非就是應用比例的問題,硬試也能試出來,硝化棉即使是21世紀也是主流的子彈火藥。

所以關鍵就在於製作硫酸,為此劉大炮特意建設了的皇家科學院,科學院裡幾百個原始的草根科學家,國內的歐洲的都有,整天啥也不幹就研究這個硫酸,每人都發了一百兩銀子一個月的高工資,劉大炮已經下了死命令,無論國內的工匠還是國外的,誰能搞出可行的,大規模製作硫酸的方法,誰就賞紋銀十萬兩,封萬戶侯。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