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恆和索尼嚯德最後談到了1623億美元就談不下去了,
王恆不想加,嚯德也不想減,最後兩人約定第二天繼續再談,嚯德也早忘了之前說索尼晶片不賣的事情了。
王恆也沒想一次搞定,相差7億美元,RMB相差幾十億呢,恆達集團公司流動資金留用後,他的建島資金也有點緊張了,所以能省就省,一次談不成第二次再談,索尼晶片又不會跑,而且除了他能在金融危機拿出錢,其他人就是想買都沒那個實力。
嚯德回去和索尼內部高層開了一場臨時會,王恆沒有線人自然不知道他們的會議內容。
到了第二天,嚯德邀請王恆去索尼公司參觀,同時進一步面談磋商。
當天東芝也來了位副總裁,並且IBM的一位全球副總裁也在趕來東京的路上。
王恆對此這一點也不意外,索尼晶片就是這三家公司聯合之下誕生的。
毫無疑問,索尼Cell處理器的研發能力不錯在全球晶片研發排名上也不差,
霓虹國的人雖然噁心,但他們的科研水平還是不錯,至於索尼晶片為什麼虧本,是因為他們喜歡搞壟斷,索尼其他電子壟斷是沒有問題,但是晶片不一樣了,
想要晶片研發趕上世界水平,索尼晶片處理器就不能只為索尼電子供貨,晶片研發本來就是靠堆出來的,一個索尼能用多少晶片?全球需要多少晶片?
就像化為晶片去和高通競爭一樣,化為晶片只給自己供貨,和高通給所有人供貨,體量相差十幾倍,所謂熟練生巧,這讓化為怎麼追趕?
索尼因為ps2的壟斷,再加上當時《最終幻想》正如日中天,而PS2壟斷了該遊戲的全系列,外加正好趕上DVD的流行,PS2的價格作為一款遊戲機很高,但又比DVD播放機低。
所以索尼晶片處理器能勉強生存和研發,到了PS3翻車後一系列問題就爆發了,差點導致索尼破產,
fo
因為PS3的翻車,索尼硬體的短板很快就被體現出來了,當然被市場拋棄。
還有一大原因就是在PS3時代,大家制作遊戲的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開發商們都開始買成熟的遊戲引擎開發遊戲,而跨平臺的遊戲引擎很難在效能上相容PS3這種奇葩的向量處理器架構的遊戲機。
這就導致了一個結果的發生,索尼直接傻了,突然發現PS3的效能上去了,但遊戲開發商都跑路了。
就蘋果和三星手機一樣,兩款手機功能和效能都不錯,但是國產應用都不開發他們的APP,
導致再好的手機,他也就只能打打電話發發資訊,甚至還不如洛基亞摩托羅拉呢,自然這兩個品牌手機沒辦法在國內銷售生存,
這跟索尼PS3其實是一樣的,索尼PS3是一款功能不錯的遊戲機,然而上面卻沒有什麼遊戲,
所以買這玩意幹嘛用?
硬體和軟體是相互相成的,沒有軟體,硬體再好也沒用,沒有硬體軟體也沒辦法應用,所以兩者缺一不可,
索尼PS3賣不動,自然導致索尼晶片處理器半停產,索尼晶片停產,自然就不可能繼續研發,
如果索尼晶片像高通,連發一樣為所有同行供貨,在PS3出問題後,索尼晶片就不用停產,而索尼晶片不停產才能繼續研發,
索尼晶片的慘敗就是給王恆經驗,所以他打算只要高通和連發不卡他脖子,
榮耀智慧手機的晶片採購還繼續找他們兩家,至於收購的索尼晶片也可以為小秘,OPPO,vivo等等新出的國產智慧手機提供晶片,
索尼晶片技術也不差改做智慧手機晶片和處理器候,王恆相信他們會用的,畢竟市場上好的晶片就這麼幾款,
連發和高通的產能被王恆包了近兩年近5億臺的生產量,反正榮耀不是靠硬體賺錢,現在存貨以後虧一點也無所謂,先佔了產能再說,
所以小秘,OPPO,vivo…等新的手機廠商想要生產手機,就不得不買索尼晶片…
……
王恆一邊和索尼談判,一邊派人去靜縣收購土地,直到第七天,李為收購了3000萬平方米的土地,
索尼董事會這邊才把價格降到21億美元。
對於這個價格王恆其實是可以接受了,但他仍然想再便宜一點,反正索尼晶片已經停產,肯定是要賣的,能便宜一點是一點,更何況這還是以億記的,而且還是美元,
反正他也沒什麼大事,恆達集團自從走上正軌後,各子公司基本上都不用他操心,只有特別重大的事情他才會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