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數量應該不剩多少了。”以查說。
“難得你竟然知道這個組織。”
行程已經過半,黎芙的身姿始終輕盈無比,花瓣樣的裙襬看似只是慢悠悠地一開一合,卻可以毫不費力的跟上他們的速度。
“第一世界崩塌前,枯皮教派只在食星者沼澤的深處還殘留著一個不足五十個教徒的群落。”她說,“我曾經在那裡追查過一個罪犯。
也因此知道他們傾聽的聲音,也即崇拜的物件, 叫做:‘衰敗主人’。”
“衰敗主人。這些教徒用的是什麼語言?”
以查並沒有特別激動。
對破壞,終結,寂滅的崇拜,如對建設和希望的崇拜一樣常見,在不少文明中都是主流風潮之一。
“衰敗”二字十分有可能是巧合。
尤其是考慮到語言之間來回翻譯造成的近義詞語義差別丟失更是如此。
兩種語言的結構差別越大,翻譯過來就越不準確——即使用了真知術也一樣。
既然說是“野蠻小動物的野蠻信仰”,這些身處偏遠的教徒多半使用的是晦澀難懂的古語言……
“御衡者花園頒佈的最新版標準語。而且非常標準。”
黎芙頓了頓,補充,“比我標準多了。”
以查沉吟了一秒。
標準語在泛位面中的普及率不到一成。
除去御衡者花園和與其聯絡密切的學者們外,主要是常進行多位面活動的生物使用——總數目沒有多少。
“有誰教他們的?枯皮教派的教徒與外面的溝通情況如何?”他問。
“沒有。”黎芙簡短地回答。
“出乎意料。”
“沒有的意思是:我沒問。”
“哦。那就說明不了問題了。”
沒問意味著沒有好奇心。
好奇心並不是生命的必須品。很正常,只是令他有點失望而已。
“可以。”黎芙仍用那種呆板的聲音說道。
仙靈的聲音與形象實在太不相稱。
每次開腔時忍不住讓以查多看兩眼——仙靈無論怎麼看都纖細而美麗,有時卻不禁讓他聯想到另一種大相徑庭的生物——
殭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