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孤島世紀第五版的能量分類法》,法則能量作為在半數位面最多人口使用的能量,得到了詳細的描述和定義。
法則能量是【相互作用】的能量。
它的表現
物質視野中,不夾雜任何其他能量的純粹法術能量為不可見狀態。
如同磁力不可見,引力不可見。
能量視野中,它的表現形式一般為連續而簡單的多個幾何形狀。
例如圓環,方體,橄欖形,等等。
法則視野(少數難以溝通的法則生物天生具有的視野)則是較為複雜的狀況
法則生物使用的判斷標準和語言模式常常迥異於另兩種生物,使得他們的表述難以理解。
個體們經常將法則視野中的法則能量描述為‘剪刀星球’‘消化器’‘終極爆炸’‘紅頭嬰兒’等等詞彙。
後經過多年的探尋,翻譯和總結,目前可以認為在法則視野中看到的法則能量,正如在物質視野中看到物質一般,是某種具象化的體現。
法則能量的原理
由於其在物質層面上不可見的特性,主流的解釋理論有‘組成論’‘波論’‘區域論’和‘勺論’四種。
這也是四種常見的解釋領域能量的作用方式的理論。
其一,‘組成論’
可以簡單類比於生物中的結構論。
這種理論認為能量都是由可分割的,各式各樣的細小顆粒組成——
類似於水的顆粒組成水型別元素能量,只不過組成法則能量的是無數細小的,透明狀態的‘法則顆粒’而已。
目前公認可以被‘組成論’解釋的能量領域有元素能量領域,生命能量領域,等等。
其二,‘波論’
這種理論認為法則能量的作用,是透過空氣中存在一種特殊的,在物質和能量視野中不可見,只和法則能量作用的背景物質的變化來體現的。
法則能量透過攪動這種特殊的法則背景,進行類似於“用石子激起水波”活動來產生不同影響。
‘波論’常見用於解釋在自然界中天生含有,或天生領域能量的呼叫。
自然界的天生能量源或者生物自身提供了這種能量背景物。
例如天使和惡魔使用的秩序能量領域,失序能量領域,都被認為是透過‘波論’的原理在產生作用。
雖然如此,但以這種理論來解釋法則能量,具有一個和‘組成論’差不多的重大缺陷
因為無法觀測到任何這種背景物質的證據,必須得假設法則能量的這種‘法則背景’為不可視。
而在能量視野中,法則能量分明為可視的,這便產生了秩序等能量領域沒有的矛盾(例如秩序能量在自然界中的‘背景’和秩序能量本身都是可視的。)
其三,‘區域論’
‘區域論’是某種反向、各向異性的‘波論’。
又被稱為‘場論’。
‘背景物質’的概念依然存在,但不再是無處不在的均勻物質,而以一塊一塊區域為劃分,其中本身就含有特殊的要素——例如元素數目,種類和運動方向的集合。
這種含有特殊要素的區域背景物質的集合被稱為‘區域場’。
和‘波論’的另一種區別,則是這種‘區域場’是法則能量經過呼叫本身形成的,法則法術的構成和釋放即是對這種‘區域場’進行的編輯。
‘區域論’在解釋空間能量領域,破壞能量領域,夢幻能量領域等具有區域性的能量時表現良好。改良後的‘區域論’也可以解釋惑控,幻覺等點對點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