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而不得,始終是常態。”
“這樣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眾生成聖?當眾生成聖的時候,世間的存在又有何意義?如那些神佛一樣俯瞰人間嗎?讓猴子再去當人?再去發展?”
萬行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許海的問題。
許海則繼續說道:“按張執象的說法,文明是天地的自我誕生,唯有文明覺悟,讓宇宙脫離無意義的迴圈,宇宙才會活過來,才算‘出生’了。”
“既然如此。”
“那宇宙也要面臨生存的問題,嬰兒如何長大?長大了又如何生存?又如何溫飽、發展?一層一層,無窮盡也。”
“沒有意義。”
“既然沒有意義,那還不如將一切都靜止,定格成一幅畫算了。”
“我來當上帝,眾生為子民。”
“眾生只管來信我,無需管文明如何,無需管未來如何,一切順自然而行,而我,則回應那些最虔誠的祈禱即可。”
“神當有滅世的威能,但無需滅世。”
“我的教團只需要拯救和賜予即可,張執象他們看透了很多東西,但卻忽略了一樣,無論何種社會形態,無論何種文明等級,活在世上的人,若還是人,便會求而不得,從來沒有人會去回應施捨,那漫天神佛,亦不會管這些,他們便是幫忙,也是間接推動運勢。”
“但我不會。”
“我只告訴眾生,你信我,我若看到了你,便給你,如此而已。”
萬行下意識的想說,這不是神,這是魔……無論什麼願望都回應的,是魔,而不是佛,但,佛和魔,本來就是一體的。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但重要的是佛還是魔嗎?不是,是許願的眾生,而許海悟到的東西則是……忘掉文明。
如老子《道德經》中所言: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在這樣的基礎上,再加上唯一的神明,來負責恩賜。
是的。
許海沒有辦法如同張執象和鉅子那樣去構想一套文明的框架,去搞清楚文明的發展歷程和社會原理,既然不知道,既然不會,那就不管好了。
放任自然,一切無為而治。
他只去負責實現願望,實現那些求而不得的欲求,是窮苦的牛郎奢求仙女也好,還是絕望的病人渴求仙丹也罷。
他只挑選著,賜予神恩。
然後向世人告知神恩即可……
萬行復雜無比的看著許海,不得不感慨智慧的作用,或許許海未來真能取代一切信仰,因為他自己把持過安南佛門,最是明白,我佛不渡窮人,丟進功德箱裡的錢,根本不會回應願望。
世界上也不會有哪個神教會去真正回應信徒。
便是因為信仰獲利,更多是信仰帶來的社會影響而獲利,而非直接源於神。
萬行感慨萬分,雙手合十,誠懇的說道:“願為四爺效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