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也問道:“秦博士你既為醫生,不知對病有所醫,有沒有什麼切實之策?”
秦落衡目光從蕭何臉上掃過。
心中卻不由一驚。
蕭何?
他不動聲色的看了眼扶蘇,心中也十分驚疑,他怎麼不記得歷史上扶蘇跟蕭何有交集?
隨即,他想到扶蘇眼下在泗水郡推行新田政,心念一動,也是想明白了其中原因,只怕是因為自己,讓歷史悄然轉了一個向,從而讓扶蘇跟蕭何有了交集。
想到這。
他也不由心頭微動。
若是蕭何真靠向了扶蘇,那是不是意味著,蕭何在沛縣積累的人脈,有朝一日也會成為扶蘇的助力,有沛縣那一大幫子人做屬官,扶蘇的處境或許會跟歷史大有不同。
隨即,秦落衡就暗暗搖頭,扶蘇成不了事,最大的問題出在心性上,心性不改,就算有蕭何輔佐,也難成大事,再則,蕭何是內政方面的人才,但扶蘇缺的其實是‘張良’!
秦落衡收回心神。
緩緩道:
“我確實有些想法。”
“天下施行大治之後,民眾確是會富足不少,但想讓病有所醫,關鍵還在於醫生,眼下醫生數量太少了,而且醫生體系太過於駁雜,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
“依我之見。”
“當匯聚天下名醫於咸陽,於萬千病例中,總結出一條切實可行的醫治之法,讓治病救人不再僅限於經驗,從而開創出一條完備的醫道體系,並以此推廣到全國,等醫道體系建立後,繼而在地方推行赤腳醫生制度,讓一鄉一里都有醫生行醫。”
蕭何一怔。
也是為這個想法所驚住。
他卻是沒想到,秦落衡看的這麼遠,他是想讓醫家,建立一套如儒道法墨一般的醫道體系,讓原本只是醫生總結下來的經驗之法,徹底變成有跡可循,自此讓天下能真正的實現對症下藥。
讓經驗之談。
變成有理有據的治病良方。
蕭何不由嘆道:“若真能實現,當是天下萬民之幸。”
秦落衡搖頭道:
“難。”
“醫家雖有懸壺濟世之心,但互相間暗鬥頻繁,都自持自己為醫家正宗,想要讓天下醫者齊心,推出可行醫道體系,非朝夕能完成,當年扁鵲尚且不能服眾,何況其他人?”
“但也並非不能實現。”
“眼下大秦為大一統王朝,若是藉助強權,強力施行,未必不能實現,不過到時引起的非議只會更大。”
“此舉唯民心所向方能為!”
蕭何點點頭。
眼下大秦內憂外患,若是強力施行,只怕地方會瞬間生亂,到時六國貴族、百家中的陰謀家、地方豪強等等,都會順勢而起,到時別說推出醫道體系,能不能在亂世活下來都是個問題。
“那學有所教呢?”扶蘇問。
秦落衡道:
“所謂學有所教,其實是啟民智!”
“歷史上曾出過很多驚豔絕倫之人,他們的出現改變了那時的歷史走向,因而天下其實是需要這些天資卓絕的人,經過大爭之世,天下的知識從官府流落到了民間,但大多還是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
“秦依舊推行商君的馭民五術。”
“其中就有愚民!”
“民愚則力有餘而知不足。”
“商君的觀點其實並無問題,而且商君所謂的愚,並不是一位的為愚而愚,誠然,商君書明令六蝨亡國,明令讓人不貴學、不知、不好學問、不擅遊,這確實有些偏激。”
“但商君的愚民非是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