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氣象中心紛紛向夏國這邊的秦克辦公室打來詢問電話,這些電話一般都由助理陳雅接聽,然後轉給寧青筠或者陶折軒來回答,因為秦克還在休息——過度透支了巨大的精力後,秦克這次整整沉睡了48個小時。
對於各個氣象中心的詢問電話,寧青筠與老陶都只是很平靜地表示,這個地震預測大模型是他們團隊在歐洲氣象中心地震科研團隊的研究成果基礎上,進行了二次最佳化而成的,已比較成熟了。考慮到世界各地近年來都不斷有地震發生,為了最大限度地提前預警災害,降低損失,經過“決策團隊”的集體商議後,特別向各個深入合作的氣象中心傳送了這個預測大模型,以便於大家共享科研成果,共同促進人類文明進步。
聽罷寧青筠與陶折軒的解釋後,絕大多數國家的氣象中心都暗叫幸運。
這可是超級福利啊!果然當初決定與秦院士團隊進行深入的科研合作、成果共享是最正確最英明的決定!
他們紛紛鄭重地表達了感激之情,並小心翼翼地提出了一個請求,那就是希望貴方能給大家講解一下這個數學模型,因為實在太難了,哪怕郵件裡附上了具體的數學模型,也幾乎沒多少數學家能完全看懂的。
後來連歐洲氣象中心地震科研團隊也發來了類似的請求,因為他們發現,經過兩三天的深入研究,他們居然沒法子完全掌握這個預測模型……裡面有關NS方程的運用實在太高深,他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都迫切地希望能得到秦院士團隊的直接指點。
這樣熱切的呼聲在3天后,地中海某個預測座標如期發生5.5級地震後達到了頂峰。
第一個預測果真應驗了!
而且非常準確,實際監測到的震級、震中、震源深度均與預測結果幾乎一致,只有約0.01%的誤差!
歐洲各國大受震撼,紛紛高度重視起接下來的兩次預警資訊,原本有點拖拖拉拉的疏散工作、加固海堤等防災應對工作,也提速了幾十倍,這使得第四天晚上23點在大西洋發生的8.2級地震造成的損失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
五天後,三次地震預警全都被證實是高度精確的!
這樣近乎完美的預測結果瞬間就引爆了世界各國的媒體。
《夏國的秦克院士團隊建立起的地震災害預測大模型,成功提前預測地震,準確率驚人!》
《地震不再是不可預測!人類的防災歷史邁入嶄新的時代!》
《向偉大的科學家致敬,感謝他們為守護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作出的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各國的氣象中心也顧不上請秦克團隊講解這個數學模型了,紛紛趕緊將之投入到實踐應用中,以預測本國本地區是否會發生地震並進行提前應對。
而對於科研界來說,比這個地震預測大模型更神奇的事是——這次的最佳化工作,其核心的數學算式,居然是秦克院士花了大半天推匯出來的。
也就是說,秦克院士在大半天內就解決了人類多少年都無法解決的重大問題!
一時間,秦克原本就很高傳播度的“當代數學之神”名聲,再次轟動了整個科研界與學術界,劍橋大學著名數學教授凱內尼薩·約翰遜甚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毫不掩飾讚譽之情:“我認為秦院士在數學上的天賦與成就,已超越了我們過往所知的全部數學家,包括高斯、尤拉、黎曼、龐加萊、畢達哥拉斯等被稱為‘數學之神’的偉大數學家們。”
據說因為這個預測模型,很多人呼籲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應該繼續頒給秦克。
也因為這個預測模型,秦克在“世界萬人科學家大會”中的威望如日中天,無人再輕易敢發出質疑的聲音。
這放在平時固然是不太好的現象,盲目的個人崇拜不利於學術的進步,但對於集中科研界的力量推進“星球防護罩”計劃的關鍵時期,這樣崇高的威望卻能使秦克更方便地大展拳腳,確保整個計劃按著他的設想穩步推進。
……
“那就開個講座吧。”秦克美美地睡了一個大覺,醒來後精神盡復,他對於各國氣象中心懇切提出的請求,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接下來還有不少自然災害需要各個國家的氣象中心科研團隊來建立預測模型,秦克並不介意儘可能地提升他們的數學建模能力,特別是對NS方程及其衍生變化的理解與運用,以提高海嘯、火山噴發、泥石流、洪澇等自然災害的預測成功率,進一步地提升人類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最終這場講座持續了一週,每天秦克、寧青筠、陶折軒輪流講上兩個小時,儘可能地將這個數學模型講深講透。
對於寧青筠與老陶而言,這也是一個學習提升的過程,使他們對於NS方程有了更深的理解。
……
轉眼間,秦克的工作生活又在忙碌中度過了近一個月。
微光終於發來了新的報告:
“秦克主人,我的新身體已製造出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