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現在國際學術界不還是沒完全認定他們倆個的學術成果嗎?”一個震旦系的專家繼續提出質疑。
“就是,18歲、19歲,這實在太年輕了,數學界很多有資歷有成績的人怕不服……”
“他們還年輕,我建議可以再等兩年,到時國際學術界如果真能認定他們的成果,再評選也不遲。”
十幾個震旦系的專家陸續發言。
一個燕大系的專家忽然起身,說道:“我有不同的看法。所謂的‘國際學術界未正式認定他們的學術成果’,那也只是缺個流程的形式而已,前天參會那麼多國際數學界的權威們在,也沒一個站起來推翻‘青檸數論四階變換法’,以及這六個論證過程,足以證明秦克和寧青筠的學術成果是受到廣泛認可的。”
另一個燕大系的專家也起身道:“起碼‘孿生素數秦定理’已掛在了imu的官網首頁上了,這個學術成果誰也無法否認。光憑這條定理,這屆不選秦克,難以堵住世人之口。”
“寧青筠與秦克一起創出‘青檸數論四階變換法’,證明了三個世界級猜想,也應該入選。”
“報告會上的完整影片都發布出來了,我認真研讀過所有論證過程,確實非常高明,毫無錯漏。”
震旦系的專家們意外地看向這些人,心想你們燕大不是向來與清木大學不對付嘛?怎麼忽然力挺起清木大學的學生來了?
“沒錯,看看網上的呼聲,如果這屆陳省身數學獎,秦克和寧青筠沒能獲獎,怕會引起民眾的強烈抗議與質疑。”
“我也贊成秦克和寧青筠進入第三輪投票環節。”
“這兩個年輕人應當入選。”
“陳省身數學獎本來就不該與資歷、派系、年紀掛勾,而應該只看學術成果和人品,這方面秦克和寧青筠無可挑剔,我對他們兩人進入第三輪投票環節,持支援態度。”
另外二十幾個與燕大系、震旦系沒什麼關聯的中立評委也紛紛出聲,支援秦克和寧青筠。
數學學會會長郝建昌這時才出聲:“既然多數人都同意秦克和寧青筠進入第三輪的投票環節,那我們就準備一下,半小時後進行投票吧。”
第三輪只會剩下四個候選人名額,由全體評委從中投票選出兩人,這兩人將會是本屆陳省身數學獎的得主。
見到平時謹言慎行,極少在評選工作中進行表態的郝建昌會長居然以如此明顯的態度推動此事,震旦學派的專家們才發現不對勁。
某個震旦專家與燕大方面的一個教授私交頗深,悄悄地問了句,那教授給他使了個眼色,手指向上指了指。
那震旦專家心中一凜,暗罵自己真夠笨的,來京城後居然沒打聽一下最重要的風向!他回去座位後低語了幾句,那些有私心或者純屬妒忌而阻撓的震旦專家們立刻額上冒冷汗。
第三輪投票環節,專家組七十三名評委拿起筆,在秦克、寧青筠的名字下面勾了圈。
很快,“清木大學的大一學生秦克、寧青筠,以全票透過的紀錄,同時獲得了本屆陳省身數學獎”的訊息,便以極快的速度在數學圈子裡流傳開了……
……
在飛機上的秦克自然不知道自己已獲獎的事,他也沒太關注,接到陳伯伯的電話後他基本就淡定了,該是他的,誰也搶不走。
所以他很專注地一直在鑽研普大學術報告會最後兩天的會議紀錄和ppt資料。
會議紀錄就是根據全程的錄音、結合普大當時安排的速記人員的筆錄,一起整理出來的文字材料,都是會與影像資料一起進行存檔的,所以根本不用擔心在報告會上分享的學術成果會被人剽竊、搶先發到學術期刊上。
秦克一直看了將近一天,才將這些資料全部看完,消化掉裡面的知識。
“叮!你鑽研數學的學術報告,獲得了5點學術積分(數學)!”
伴隨著系統的提示音,秦克的數學科目升級進度條,終於突破了1000點的閾值!
------題外話------
下一章的加更,大概會在凌晨前後。繼續求月票和推薦票,全訂!
最近的成績提升得不錯,編輯說如果還能再提升些,後續還會有推薦,所以求求各位喜歡本書的讀者們,請務必全訂,你們的訂閱對作者非常重要,對本書的成績、以及能否寫得更長更精彩極為重要!
老墨在這裡五體投地拜謝你們o|~|。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