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克的耳邊馬上接連響起悅耳的系統提示音:
“叮!您的學術積分(數學)已積累到1003,滿足升級條件!”
“您的數學等級提升為:‘大師級’!”
“數學等級:大師級,下一等級:宗師級,升級進度:1003/10000。”
秦克精神大振,日盼夜盼,終於盼來了大師級的數學!!!
“叮!因為相關理論知識因為極為龐大,將會每隔十天,分二十次灌輸給宿主。”
“每次宿主將在五小時內以百倍的速度,完成上述所有的知識點的吸收消化。因為知識的百倍吸收速度會佔用宿主全部的思維能力,請宿主在合適的時間,默唸‘吸收大師級數學知識’,接收本項獎勵。”
“等宿主完成上述二十次理論知識的吸收消化後,您的‘數學’水平約相當於資深教授的頂尖水平,知識豐富量與學術水平足以媲美絕大多數高校的數學教授。”
不愧是大師級別的數學知識,知識量有夠大的,想全部吸收完畢,起碼要200天!
下一級別就是宗師級了,這是菲獎大佬的級別,起碼要到這個級別,他才能完全看懂那篇s級的知識《黎曼猜想全解析》。
秦克捏緊拳頭,加油吧,還差9000點左右學術積分。
不過隨著他的數學等級提升,鑽研低層次的數學知識很難獲得什麼學術積分了,只能透過鑽研頂級教授甚至是菲獎大佬們的研究成果,才會有比較可觀的積分收入。
秦克看了眼工作列,現在掛著的依然是三個任務,第一個是生物育種實驗,這個基本上已完成一半了,第一輪的西紅柿育種已結束,只需要將培育出來的新種子進行種植,以及鑽研出低成本的大規模育種方法就能完成。
這個課題目前大多數工作都交給魏學銘的技術團隊來負責了,秦克就是個總指揮、關鍵技術指導,估計今年四五月就能看到成果了。
第二個任務是攻克波利尼亞克猜想,並提出以自己姓氏命名的第一個數學猜想。
這個任務難度有點大,好訊息是寧青筠目前的水平提上來了,能幫著一起鑽研,這個按部就班慢慢來就行了。數學這玩意,太吃靈感與積累,欲速則不達,秦克可不想步上陳立成學長的後塵,也遇上一隻芝諾的烏龜。
何況只要兩百天後,等他吸收完“大師級”的數學知識,攻克波利尼亞克猜想就應該不會太難了。
第三個任務是三篇流體力學的論文任務,目前只完成了第一篇,另外兩篇還需要有相關的科研專案資料,才能寫出來。
對這第三個任務秦克反倒是最感興趣的,讓他有種“學以致用”的快樂。他打算抽空再去找找別的教授,甚至可以跑去燕大,友情支援下燕大物理系教授們的流體力學專案。
收起系統介面,秦克伸了個懶腰,掏出陳明給他準備的茶水喝了口,然後閉目養神。
不管怎麼說,先放鬆放鬆,一直鑽研數學這麼久,尤其是三天前進入過一次“靈感增幅”後,腦細胞透支嚴重,那一個半小時的數學學術報告也同樣耗了不少腦細胞,現在秦克感覺太陽穴又有點隱隱作痛,顯然有些吃不消。
什麼時候自己的腦域開發能再次提升就好了……
秦克舒服地睡了兩個小時,感覺精神恢復了不少,這才“看了看”腦海裡那浩瀚的知識海洋,忽然想起還有五本左右的晶片基礎知識教材沒看完。
他原本有一個計劃——設計製造出可以到山村支教的“機械人老師”,為此他一直著手於軟硬體方面的科研。
軟體方面,作業系統和人工智慧算是搞定了,lv2的“微光”雖然未能像科幻片的“智慧生命體”一樣智慧,但起碼常規的科研助手職責還是可以滿足的,比如這次生物育種實驗,實驗室裡那間溫室的溫溼度調控,以及對應的植物生長記錄,就是微光透過遠端控制器及監控攝像頭拍照來完成的。
現在隨著秦克、寧青筠、秦小殼不時對微光進行“教育”,以及秦克安排微光進行科研協助,“人工智慧”的科技分支升級進度條一直在緩慢地增長,大概在一年後就能升級到lv3了,距離成為“機械人老師”的智慧化,應該不會太過遙遠。
而硬體方面,第一步就是晶片。
晶片是硬體的大腦、計算能力的關鍵。國家在半導體產業與研究方面起步較晚,目前整個積體電路行業的水平依然較低,高階晶片基本上依賴於進口。
不過現在國家奮起直追,最困難的已不是晶片設計能力,而是生產能力。再優秀的設計理念,無法大規模生產出來,也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
秦克之前已吸收過系統提供的“資訊學”知識,現在對於“晶片技術”的基礎知識也學得七七八八了,就剩下最後這幾本英文教材一直沒空認真研讀,一方面是忙,另一方面是發現都是講晶片設計為主,缺乏最關鍵的晶片生產技術知識,讓他少了很多鑽研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