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之變”的影響在後續才會逐漸爆發出來,大夏朝廷聽說此事之後,中樞各部及中軍大都督府都派出了得力干將前來查探,一是賑災,二是後續安置問題。
以大巢州的底蘊,分置三縣是起碼的,這就多出了大量官帽子, 有些中軍大都督府的“老卒”,也想著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養老。
巢湖接連大江,地勢低窪,又多了無數傳說,對很多退休之後想要求長生的人而言,簡直是最好不過的去處。
人間朝廷如此熱鬧,陰間也好不到哪裡去。
因“漂母投食”一事, 大巢州原城皇威靈公雖說丟了官帽子, 但只是降等任用,從正二品的“鑑察司民城皇威靈公”降為“鑑察司民城皇威靈侯”,就等大巢州分出陽世數縣之後,擇其一而赴任。
這個訊息,還是本地夜遊神護送魏昊至湖口時告知的。
至於說姚馥蘭這個原知州怎麼定性,卻還在爭吵,魏昊懶得理會,直接拍拍屁股走人。
這次巢湖形成的天地大變,就算有心人憂心忡忡,但更多的都是趁機狂歡。
給魏大象的嘉獎,只侷限於“人”的範疇, 跟鬼神的爭鬥,大夏王朝竟然沒有力挺,反而模稜兩可,頗為曖昧。
有個五崖縣出來的外派謁者, 因跟五崖縣縣丞肖田敏頗有交情,便悄悄地跟魏昊透露,“巢湖”名分雖然因天降龍爪山島而定下, 但要不要封湖神水君,卻還在兩可之間。
其中關節,這外派謁者因為地位低微,不能打探,只說巡天監和欽天監最近很忙,似有開壇做法溝通仙神之舉。
魏昊聽得發笑,這種不問蒼生問鬼神的行為,對得起自強不息開闢人道的五大人祖嗎?
人祖建巢蓋房、鑽木取火,哪個都不是偷來搶來下跪求來的,後世子孫竟然越活越回去了,還不如茹毛飲血矇昧無知的時候呢。
不過大夏朝廷還是以“五峰魏昊有義舉”為由,在“人”的範疇,給魏昊原“大夏千牛衛司仗使世襲左千戶”的頭銜,加了一個“風聞緝捕、剷除奸佞”的模湖權力。
除此之外,勳爵、賞金、蔭庇等等,都是說等巢湖平息之後再議。
大巢州百姓們覺得倒是不錯,認為魏相公這是要被封個公侯伯子男什麼的;巢湖群妖則是忿忿不平,赤俠公拼了老命打斷一隻龍爪,差點兒暴血而亡, 結果這事兒就延後了?
好在魏昊自己心態可以,他覺得這大夏朝也差不多該亡了, 這時候玩什麼花活都無所謂,該是他的,那是一個銅子兒都少不了。
至於官爵之類,他要的就是特權方便,夠用就行,方便施展拳腳而已。
於是百姓送魏相公離岸,群妖送赤俠公離巢,進入大江之後,這才多少安靜了下來,只有逆流時的江水波濤聲入耳。
船兒在大江中逶迤逆行,數十條大魚身上套著韁繩,拉著魏昊座船直奔洞庭湖。
有白天看到的人,都是驚奇不已,只因秋汛洪流之中,竟然有人無帆無槳逆流而上。
夜行至五銅縣,此地是三朝冶銅重地,如今也還是設定有銅礦監,產量雖然大不如前,但也是個富裕之地。
魏昊停船至此,數十條大魚就在船下歇息,瑩瑩投餵了飼料之後,也就安頓了下來,等到明天再趕路。
畢竟魏昊雖然可以一直保持精神抖擻,但魚怪們卻沒有這點本事,它們還是需要休息的。
“這五銅縣比五峰縣熱鬧啊。”
哪怕是國運衰退,五銅縣的外郭到大江,都是行人絡繹不絕,跟五峰縣完全不同。
狗子也是有些好奇,感嘆之餘,更是道:“必定有能人在此。”
“那肯定的,五銅縣縣令也是傳臚,汪縣尊之後的二甲第八,官聲絕佳,原是在五涯關為武庫署丞。徐老將軍還提過一嘴,說是‘鷹揚軍’對其讚不絕口。後來五銅縣出了縣令空缺,便升任至此。”
魏昊給狗子解釋之後,汪摘星頓時道:“君子,厲害的縣令都是從邊關來的麼?五潮縣的縣令是五劍關來的,這五銅縣的縣令,便是從五涯關來的。”
“能者多有追求,有追求才會成為能者。”
“我看周道海也挺有想法的啊。”
“求而不追,算什麼追求。”
摸了摸狗頭,魏昊上岸觀察,一雙異童看過去,才發現本地自有特殊,竟然有個奇特的風水大陣替代了國運衰退之後的空缺。
順著這個脈絡開去,發現大陣並不深入五銅縣,而是將五銅縣的外郭包圍了起來,形成了一個互補。
“原來如此。”
再一看,發現是一座山的緣故。
開啟地圖看了看,發現叫“利國山”。
只從名字就知道,這是後封的山名。
此時雖然已經到了晚上,但江畔漁火密集,秋汛雖然不方便打漁,但在岸邊討一些蝦蟹還是有的。
或者就是去內河下網,總有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