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會回來的。”劉積勝回答得非常肯定,那口氣充滿對張曼新的信任。
果然,張曼新在三十天假期之內一天也沒誤地從浙江回到了寧夏。不僅如此,他還把他父親張式春和弟弟張曼林同時拉到了西大灘。
“多麼好的青年啊!”韓覺民發自內心地讚賞張曼新,兩個人成了忘年之交。
一年後,韓覺民調到銀川市公共汽車公司任黨委副書記,在離開第八生產隊時,因行程緊張,沒有見到張曼新,就匆匆離去了。
到了一九七一年初,自治區黨委召開落實政策經驗交流會,會議地點在自治區交際處禮堂。
參加整個自治區落實政策經驗交流會議的,有來自自治區所有專區和十幾個縣以及基層大單位的一百多名負責落實政策工作的領導同志,還有自治區黨委落實政策領導小組的負責同志和自治區黨委落實政策辦公室的負責人。
當會議主持人宣佈“請農五師黨委落實政策辦公室負責人介紹他們落實政策的經驗”時,與會同志的目光立刻凝固了,只見年僅二十七歲的張曼新大步流星地走到**臺,禮貌地向參加會議的領導和代表點頭致意,從容地坐在擴音器話筒前,不驚慌,不怯場,手持講稿,卻不照本宣科,提綱挈領地講了他們落實政策的做法和體會,言簡意賅,條理分明,並附以大量鮮為人知的活生生的事例,使二十多分鐘的發言生動活潑,精彩紛呈。
張曼新發言結束後,贏得全場熱烈的掌聲。同時,引起臺下與會代表們的紛紛議論:
“這小夥子是農建五師的什麼人?”
“不是要求各單位負責落實政策工作的一把手參加麼?莫非他是農建五師的什麼領導?”
“我看不像。”
“如果不是領導幹部,怎麼會對落實政策工作講得這樣頭頭是道,又活靈活現?”
“不管他是不是領導幹部,就衝這個發言,我看這個小夥子是個人才。”
如果說與會代表對素昧平生的張曼新的精彩發言感到驚奇的話,那麼坐在**臺上的徹底平反後身為自治區黨委落實政策領導小組成員和自治區統戰部副部長的韓覺民不僅只是驚奇而且還要加上驚喜了。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十來年不見,這個張曼新進步這麼大呀?”韓覺民心裡高興極了。他以為此時張曼新至少是一個處級幹部了。
會議一結束,韓覺民立刻來**臺下,找到張曼新,親切地握住他的手,連聲誇獎:“你講得很生動!”說完,馬上問:“小張,你現在在農建五師擔任什麼職務?”
張曼新據實回答:“一般幹部,我現在連黨員都不是。”
韓覺民一聽頗為驚訝:“你不是黨員,怎麼農建五師叫你代表黨委發言?”
張曼新告訴他,是農建五師的黨委書記考慮到他對落實政策工作熟悉,破例派他這個非黨人士來參加會議。
韓覺民聽罷領悟地拍拍張曼新的肩胛:“這說明,你在落實政策工作中乾得很出色,所以農建五師黨委才充分信任你嘛!”
是呀,張曼新這些年來傾心竭力地做糾正冤、假、錯案的工作,的確乾得很出色。除了源於他樸素的同情心和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還基於他對這一工作的神聖意義的認識。當年,作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機關報的《寧夏日報》以頭條位置刊登的署名作者為張曼新的一篇《把落實人的政策的工作進行到底》的經驗文章中,張曼新結合本單位的實際,一針見血地指出,要搞好落實糾正冤、假、錯案工作,必須掃除五種思想障礙:一,克服“差不多”的思想;二,克服派性;三,從僵化半僵化的思想狀態中解放出來;四,注意糾正打官腔、不辦事的衙門作風;五,注意糾正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的不正之風。最後,他高屋建瓴地說:“實現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是空前宏偉的事業,需要組織浩浩蕩蕩的革命大軍,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才能實現。今天我們認真負責地實事求是地落實黨的政策,全錯的全平,部分錯的部分平,不錯的不平。能解放一個人就為革命增添一分力量。調動了一個人的積極性,往往解放一大片,調動一大群,這對革命是何等的好啊!”
正因如此,張曼新在糾正冤、假、錯案工作中成績斐然。
不久,經韓覺民和農建五師政治部副主任辛登超以及自治區黨委落實政策辦公室苗建基等人的力薦,加之自治區落實政策負責同志的慧眼識珠,不是共產黨員的張曼新竟然破天荒地被調到自治區黨委落實政策辦公室。
韓覺民為時不長的交談,好幾次被妻子何林青的插話所打斷。
“好啦,我說完了,該你補充了。”韓覺民最後對妻子何林青說。
“該介紹的你都介紹了,我還補充啥?”何林青一笑。
“不叫你補充,你總補充;該叫你補充了,你又說補充完了。”韓覺民說完爽朗地笑。
何林青隨之哈哈大笑,笑容是那樣富有童稚。
“韓部長,何**,你們這對老革命夫妻越活越年輕了!”張曼新興奮地說。
歡聲笑語,溢滿了這一對老革命夫婦熨帖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