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太過安逸了,待久了人會怠政,西安由於最近的水土流失,樹木覆蓋率低,土地沙化的原因,經常乾旱,也不適合建都了,就算在鼎盛的胡朝時期,胡高宗也曾經遷都洛陽避旱。所以最理想的地方應該是前元大都,也就是燕地,在那裡可以遠控關外,東控海江,又可以順著運河監控南路,是個最理想的建都所在。”
朱元璋正在沉思,忽聽朱波又作死的說一句。
“只不過這事當今皇帝恐怕沒時候幹了,必須是朱棣造……造……”
剛說到這裡,忽然看到四堂哥瞪了他一眼,於是趕緊改口:“必須是等朱棣造好基礎以後,再等後世君主再來完善。”
聽到朱波這麼說,朱元璋的眉宇之間又有一些憂慮。
“波兒,其實燕京雖然很好,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北邊離著蒙古太近,西邊又離這瓦剌蒙古太近,一旦居庸關或者八達嶺被破防,那天子可就直接成俘虜了。”
朱波說:“其實這正可以提高皇帝的憂患意識,讓皇帝始終繃著一根弦,不敢怠政。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有人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就是這個道理。”
朱元璋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站了起來。
“屁話,什麼叫天子守國門?”
“那是說燕京離著北面的遊牧部落近,正好處於國門邊上,這是讚美皇帝的話。”
朱元璋哼了一聲。
“放屁!一個有作為的皇帝,需要做一個守門官嗎?他是需要不斷開拓,不斷進取,每一次征伐,都把原來的國門變成現在的腹地,你現在看的燕京好像是我大明的北國門,將來北伐之後,他只會是我大明的腹地,大明要想有出息,千萬別抱著守江山的目的,否則,原本的腹地,也會因為後續君主的無能逐漸丟失,而變成國門的。
朱波這時候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畢竟這些不是他能左右的,不過,這番話對他還是震撼頗多的,於是就笑了笑是。
“爹,我是個憤青,您就是個憤中,我以前就說過,國家大事自然有那些大人物們操心,我們父子倆爭什麼?開開心心的賺錢好了。”
朱元璋看了看他,問道:“怎麼,波兒你又有賺錢的點子了是不?”
朱波笑了笑。
“現在大明銀行已經建立起來了,憑藉著各地的驛站,也可以做一些業務了,孩兒想做一些匯票生意。”
“匯票生意?”
“假如我在海南賺的錢,一路舟車勞頓,運到應天肯定費人費力,路上也不安全,假如我在海南設立一個兌換點,把銀子兌換成銀票,然後拿到應天府的兌換點裡,再兌換成現銀,從中間收一些利息,您說會不會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