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沉默了,紛紛看著城門口的苗普亮, 眼神中閃爍著迷茫。
直覺告訴他們,他們應該去報官,但這人自稱是建文帝部下,建文帝才是正統啊……
就連那些村民自發組建的護衛隊,此刻也猶豫不決。
苗普亮大喊一聲:“建文帝迴歸,爾等還不跪下表示忠誠,難道真要效忠那永樂賊子嗎?”
他的話,又讓人猶豫了。
遲疑間,有百姓給他們跪下了。
逐漸的,有越來越多的百姓給他們跪下,並且高呼恭迎建文帝。
因為建文帝,才是老皇帝指定的正統啊,他們不敢違背。
苗普亮望著烏泱泱跪下的百姓,臉上閃過一抹冷笑:“果然,建文帝正統的名號真好用啊。”
“若是明教起義,號稱彌勒降生,明王出世,怕是都沒這麼大的影響。”
“果然,百姓心裡還是想著建文帝的。”
跳下馬來,苗普亮咧嘴冷笑:“那朱元璋以前是明教徒,靠著明教才當上了皇帝,我為啥不能借建文帝名號造反?”
永樂十一年九月末,苗普亮率臺羅十四寨與洪江、橫陂等地苗民首領苗普羅哲等兩千餘人會合,並與靖州、會同青龍渡相結,起義攻鎮遠、清浪諸衛!
當夜,宣告破城!
史書記載,這是永樂年間,除了唐賽兒起義之外,最大的一場宗教暴亂行為。
明初年間,洪武永樂兩朝,造反從未停止過。
大多數都是明教徒率眾起義,苗普亮也不例外,只是他比較聰明,把自己包裝成了建文帝起義,一時間響應者無數。
苗普亮下了馬,百姓在半信半疑中,將他迎進了知縣大院。
其實,苗普亮也不打算這麼快造反,但他聽聞商稅改革的訊息後就急了,百姓家有餘糧了,都念著永樂帝的好,誰跟著他一起造反啊?
這是由商稅改革後,引起的一場暴亂。
他孃的,朱元璋個泥腿子能當皇帝,咱就不能當了?
次日。
‘建文’大軍發展到四千多人,再攻清浪,平溪衛。
清浪,平溪宣告破城!
當地貴洲布政使司見其勢頭猛烈,立刻派兵招安,可苗普亮一心想當皇帝,遂而拒絕,貴洲布政使司不敢隱瞞,遂而八百里加急,上報朝廷。
……
應天府。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讓開,快讓開!”
快馬直奔宮中,太子爺聞聽訊息,立刻與文官做出了一系列應對措施,並未打算驚動朱棣。
可錦衣衛的耳目,已經將訊息傳到了朱棣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