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智多謀,無所不能!”老十二忙答道。
“不對。”朱元璋卻斷然搖頭道:“是有一顆赤子之心!這麼多年來他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了大明,為了咱們這個家!從來不會做任何損害國家、損害咱們這個家的事兒!”
“不信你們看這些年,咱讓他去日本他就去日本,讓他去雲南他就去雲南,讓他去辦國子大學,他就去辦國子大學,辦完了便功成身退,毫不留戀。這樣的兒子,父親怎麼能不喜歡?這樣的親王,皇帝怎麼能不厚愛?”
說著他加重語氣道:“伱們就要先學他這一點,常懷一顆赤子之心,如此就絕對不會重蹈那三個混賬的覆轍,也能保你們一輩子活的坦蕩安樂。”
“是,兒謹記父皇教誨。”兩個兒子唯唯諾諾應下。
~~
朱老闆訓子的時候,朱標一直安靜旁聽,沒有插話。
直到他帶著兩個弟弟離開武英殿,才問兩人:“父皇的話你們都聽懂了嗎?”
“懂了一些,但沒有全懂。”老十一輕聲道。
“父皇不就是想讓我們像六哥那樣常懷赤子之心嗎?”老十二卻心直口快道:“做父皇的好兒子,做大明的好臣子,當大哥的好弟弟。父皇和大哥讓我們攆狗不攆雞,讓我們往東不往西。”
“哈哈哈,老六可不是那樣子。”朱標就是怕他們被老爹帶到溝裡去,於是給兩人糾正道:“他從來只是做他認為對的事,絕對不是父皇讓他幹嘛他就幹嘛。那不是大明的親王該有的樣子,老六要是真那個樣子,他也不會有今日的成就。”
“這樣啊……”老十一老十二頓覺大哥的話更靠譜。因為他們自幼在宮裡,聽了太多六哥的‘英雄事蹟’,那可是除了大哥之外,唯一一個敢跟父皇叫板的兄弟啊,怎麼會像父皇說的那樣一味的老實聽話呢?
“你們身為大明的親王也應該像他一樣,有自己明確的是非觀,清楚的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我認為這才是你們急需確立的事情。”太子語重心長道:
“要知道,你們跟尋常百姓家的孩子不一樣。尋常百姓家裡教孩子,善既是對,惡即是錯,相對要簡單一些。就算是父母糊塗,教不明白孩子,其實也不打緊,最多過不好自己的日子,影響不到別人。”
“但你們是親王,過幾年就要就藩的,你們的任何一個決定都會改變千萬人的命運。是非對錯一下子就複雜多了。”太子接著舉兩個例子道:
“梁武帝對兄弟子女呵護備至,寬容無比,以尋常人的道德,不能說是錯的,但對國家和百姓卻是莫大的災難。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在尋常人的道德層面,自然是大白臉的奸臣,但對國家和百姓卻大有好處。”
“但我舉這兩個例子,可絕對不是說,生在帝王家,可以不受道德和法律的約束。”朱標生怕兩人聽歪了,又趕緊強調道:
“你那幾個哥哥就是因為有這種觀念,結果鑄成大錯,千萬不要學他們。”
“是,大哥。”哥倆忙肅然應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