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了,覺得不用受咱管束了,很開心是嗎?”朱元璋板下臉道。
“不不,兒臣不是這個意思。”老十二趕忙解釋道:“我跟十一哥只是特別佩服六哥,沒有絲毫不敬父皇的意思。”
“是。”朱椿也點點頭,穩重道:“不能得父皇和大哥親自教誨,跟著六哥再好不過。”
“哼,這還像話……”朱元璋這才不再吃老六的飛醋,問道:“你們佩服他什麼呀?”
“六哥雖然只比我們大七歲,可他已經立了那麼多功勞,幹了那麼多大事,都當上三親王了!”老十二滿臉佩服道:“聽說六哥十二歲的時候就已經獨當一面了。我們十二歲的時候還沒出過宮呢。”
“是啊。”老十一點頭附和。
“十年前?他就獨當一面?”朱元璋都懵球了,問太子道:“十年前老六幹了啥?”
“十年前是洪武八年,他跟哥哥們回鳳陽曆練。”朱標小聲提醒父皇道。
“那他不就是回去放牛,要飯嗎?”朱元璋也小聲道。
“應該是說他組的那個戲班子吧,當時他是班主,可能這就是獨當一面了。”太子猜測道。
“哦,這傢伙真能吹啊……”朱元璋撇撇嘴,下意識又要損老六一頓,太子咳嗽一聲,示意他可不能破壞老六在弟弟們心裡的形象。
他只好收起罵罵咧咧,罕見的對老六正面評價道:“確實啊,他雖然比你們大不了幾歲,卻是所有親王裡功勞最大的一個。不然怎麼就他封了三親王呢?”
“這些年來他替咱著實出了大力——蘇州市面蕭條導致民變,是他去平定的。在他手裡蘇州不僅重新恢復了繁榮,還成了大明最富庶的城市。”
“江西黃冊試點推行不下去,也是他去搞定的,把張大真人以下江西的方方面面收拾的服服帖帖,順利的完成了江西的黃冊、清丈和裡甲。”說著他跟兩個兒子強調道:“後來咱又在閩粵浙江試點,摸著石頭過河,還用了好幾年才辦成,可見你們六哥的本事。”
“就更不用說徵日本、平雲南、創辦國子大學這些近年的事蹟了。老六的這些文治武功,你們能有一樣,咱就很滿意了。”他看著兩個兒子,期許滿滿道。
“兒臣一定盡力向六哥學習,也要讓父皇引以為傲!”老十二激動的不要不要。年輕人就是這樣,總覺得別人行自己也行。
老十一就沉穩多了,只是輕聲道:“兒臣爭取不讓父皇失望。”
“別以為咱這個要求很低,老六做的那些事,幹成哪一件都不容易。”朱元璋卻給老十二潑了盆冷水道:“你們將來也許一輩子都做不成一件。有些東西是天生的,學是學不來的。”
“是,父皇。”老十二登時有些發蔫兒。
“抬起頭來。”朱元璋略顯嚴厲道:“記住了,跟著你們六哥,能學到他的本事固然好,學不到的話,就學他的好品質。這一點是能學到的,也一定要學到的!”
“是,父皇。”兩個兒子趕忙似懂非懂的應下。
朱元璋諒他們這個年紀也不明白,只好把話說的更透道:“知道你們六哥身上最優秀的品質是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