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是講什麼的?
出現的人物是誰?
他們是幹什麼的?
這些問題都需要觀眾自己去發現,而不是讓MV的編劇、拍攝PD去解釋。
這種情況下,
MV肯定追求的是最簡單的劇情和最少的人物,去講比較生動有趣的故事。
可以說,
《乾杯》這首歌的MV其實很冒險。
因為它太雜了。
它想用短短的三分鐘,講完人的一生。
這本身就是一種大膽的嘗試。
尤其是在2011年,那個華娛百花齊放的年代,其他藝人的歌並不比五月天差多少。
娛樂圈的粉絲可能今天喜歡五月天,明天就喜歡其他藝人去了。
所以,
嘗試有好有壞。
如果嘗試出錯了,那就會流失不少粉絲。
但慶幸的是,這首歌的MV做到了人多卻明瞭。
每一位出境的角色都會給人一種身份明確,真實清晰的感覺。
人生很長,也很短。
遇到的人很多,但忘記的人也很多。
這首歌告訴所有人,珍惜當下,珍惜現在認識遇到的每一個人。
因為,
此刻相識的朋友,可能最後會越來越淡。
一直淡到這個人消失在你的世界,消失在你的記憶中。
憑藉著出色的MV,以及歌曲本身過硬的實力,這首歌在發行的第三年,也就是2013年,拿到了年度MV獎以及最佳音樂錄影帶獎。
它成功了。
而他的成功也意味著,五月天成功了。
陳明到現在都忘不了第一次聽《乾杯》的心情。
前奏簡單的吉他聲配上阿信獨特的咬字音,陳明將這首歌迴圈播放了一天。
說實話,陳明最喜歡的組合就是五月天。
他做夢都想去一次五月天的演唱會。
這種迫切的心情就像是這個世界的陳明想要參加蕭萱的演唱會,感情是一樣的。
過去多年,陳明腦中忘了不少關於地球上的事情。
但唯獨五月天的每一首歌,都在陳明的腦中記憶的異常清晰。
他也喜歡其他藝人。
但對比下來,五月天是他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