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熬年
傅斯年發現自己還是對林知讓瞭解的太少了,“張老師,那既然懷清這麼有天賦,為什麼當初沒有去考軍校,而是去國外學了醫?”
張老師的目光幽深,似乎回到了八年前,“他啊,其實他的天賦並不是在這方面,他對物理才是真正的有天分,一點就通,那天分令我們豔羨,當初我們都以為他會在物理這條路上走下去,怎麼也沒想到他一聲不吭去了國外學醫,回國後他上門找到我們幾個,我們才知道他學醫的原因。”
“什麼原因?”傅斯年問道。
張老師語氣微凝,“學醫能治病救人,還能有什麼原因。”
“就這麼簡單?”
“就這麼簡單。”
傅斯年不相信就這麼簡單的理由,他打算找個機會自己去問問林知讓。
書店的暗室中,林知讓將箱子放在桌上。
紀敏青眼睛放光,從裡面拿出一把木倉,細細撫摸著,“好木倉啊,你從哪來的?”
“軍工廠仿製的德國手木倉,步木倉沒有合理的藉口拿,這幾支你讓人送回我們的兵工廠,讓我們的人研究出來,另外我預留了一批棉紗,你們最好找個人以醫院的名義採購,要是真實存在的,別給人找出破綻來。”
他不能給家裡帶來麻煩。
紀敏青點了點頭,“我會上報給組織的,雲雀同志,在這我先替組織感謝你。”
至於林知讓說的事的後續工作,他們是專業的自然會完善到位,那些棉紗現在很難買到,林知讓願意低價賣給他們,已經是天大的人情,他們自是不會讓林家置於危險之中。
‘007,有什麼複制技能可以兌換嗎?比如兌換個木倉支手雷的。’
每當問起類似的問題,腦海中的聲音便會變成平淡無波的機械聲:【系統無法改變歷史。】
林知讓聽懂了系統的意思,明明知道答案卻總是抱著一絲希望去問。
系統說的他又何嘗不明白。
歷史的程序無法改變,他不過是想要犧牲的人少一些,哪怕一個也好。
由於戰火蔓延,上海周邊地區湧入了大量的難民,霓虹國的飛機的無差別轟炸令租界內的人也惶惶不安,不知明日身處何處,苦熬著新年,看不見一點喜意。
除夕當天,林知讓給遠在金陵的外家去了電話。
對面聽著鬧哄哄的,語氣中帶著喜意,家中應當是無人遭難,林知讓放心下來,“外公,倭寇猖狂,說不定哪天就打到家門口,你們還是要早做打算。”
那頭倒是沒太所謂,“就算打過來也有國民政府在前面擋著,他們撤離的時候我們也跟著後面跑就是了。”
絲毫沒有考慮過打不進來這個可能性。
國黨去年的“不抵抗政策”,讓大多數人都知道了他們在關鍵時刻的不靠譜。
覆巢之下無完卵,苦的是到時候跑哪去都不知道。
電話兩頭都默契的跳開了這個話題。
林知讓藉著電話給外公外婆還有幾位舅舅舅媽、表哥表姐表弟表妹拜了年後,就把電話給了夏渡雲,自己跑到了廚房端了碗臘八粥喝。
糯米、紅豆、棗子、栗子、花生、白果、蓮子、百合等煮成的甜粥,熱氣騰騰,在嚴冬臘月來上一碗,暖心又暖胃,滋味再好不過。
吃了臘八粥,林知讓跟著哥哥嫂子滿屋子貼窗花對聯。
傭人們在除夕這天是放假的,廚房的做了飯便離開,林家人一家人待在一起,小孩在一起玩捉迷藏,大人們四個湊成一桌打馬吊。
看上去歡樂,其實是刻意將外面的紛擾給遺忘。
對比林家,傅家就顯得冷清了些。
父親早亡,兄弟二人又都未娶妻,即使過年,整個傅園也就母子三人加上管家和幾個僕人,傅灼年是個寡言的性子,傅斯年又有心事,飯桌上異常的沉默。
大年初一,冠新衣,堂前點香燭,祭天地神祇,祭祖先。
本是要拜高堂祖父,可林孟甫幼年就與家人分開,沒有父母兄弟,便省去了這一步。
林知讓早就花大價錢請了人熬臘八粥,天還沒亮就領著人去租界外施粥。
這種積德行善的事,林家其他人都主動要求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