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她無喜悅之情。
關於這把傘,她心緒繁多,理也理不清楚。
因她那時不愛看天氣,常常出門時淋到雨,她無所謂,別人卻心疼。買來送給她,說在 力所能及範圍內選了最好的。
好聽的話讓人一輩子難忘。
後來斷開往來,清理為數不多相關的物品時,她留下傘,是存了報複之心。報複自己。
是她自己的選擇和貪心,把自己從安穩推到一個難堪境地,她想得到更多,卻收獲了從未有的狼狽。
其實沒多久以後,她想到就感到好笑了,別人戀愛送房子送車尚且不談多少真心,輪到她,只一把貴重些的用本來就不多的薪水換來的傘,就把她感動到了。
就以為,情誼堅固又長久,需要放進人生企劃之中,要為此投入半個自我才剛好。
那自然是荒謬的想法,她本就不是那麼重情的人,很快發現對方也不是那樣的人。
所以她留下傘,謹記那刻。
不摔同樣的跟頭和不再投入無謂的情感是她這些年一路順坦的訣竅之一。
但年少時的那點“報複心”讓歲月一沖,也不多了,後來她有直面內心地想過,沒有扔掉,最直接的一點還是捨不得。
雖然當時不肯承認,但美好的記憶就像一塊可口的蛋糕,不因為留下的半塊變質而影響嘗過的那半塊的美好。
當時的對方,當時的自己,都再也不會回來了。
後來買多少把這樣的傘也不心疼,她也有買過更貴的,但又怎麼樣呢,也不會因為多把傘再開心了。
因此它丟了後,沈清慈當下難以放下,不喜歡了可以是自己丟掉,就是不能接受這麼一樁烏龍。
直到它消失半年以後,直到沈清慈跟湛秋相處越深以後,才感覺到,自己其實是解脫了。
她不在乎還找不著得回來。
她從來不是念舊的人,當初想記住的教訓也記住了,或許還是會懷念那個時候單純的自己,但不必寄託在傘上。
她又沒失憶。
美好與教訓一同消失,也是一種天意。
何況在她知道那個晚上發生的事情之後,她並不怪湛秋了。
原本,就算她跟湛秋從此斷開聯系,她們之間永遠有一把沒找回來的傘的故事。
現在,這個故事要收尾了。
而任何故事一旦順順利利地收了尾,立即顯得乏味冗長,也不會再被記住。
沈清慈一點兒也不期待。
圖片裡確確實實是她的傘,她曾經覺得非找回來不可,現在再看只覺得陌生。
就算再拿到手,她也不會再打了。
湛秋大可以把傘寄來,或者託人帶給她,但是一定要跑過來親自還她。
沈清慈也清楚,這不是因為湛秋想想看自己一眼,而是心有負擔,想好好收尾之後徹底放下。
“新年好。”
湛秋看見她就說,笑容無瑕,但比從前來時要淡。
湛秋滿頭烏發隨手紮起來,站在她的門口,單肩上揹著她的傘。打扮看上去風塵僕僕像遠行歸來的人,但神態自如,並沒有疲累的感覺,又像剛收拾好即將遠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