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意義上來說。
這也算是一個閉環吧——自己與基地的交集自此而生,又自此而終。
至於今天徐雲他們要做的事情,則是
一比一的原子彈冷爆!
早先提及過。
所謂冷爆,就是在不加入裂變或者聚變材料的前提下,試爆外觀與重量與原子彈相同,但是裝普通炸藥的炸彈。
這種炸彈的威力雖然無法與標準原子彈相比,但卻能檢驗原子彈的結構是否存在問題。
用後世的例子解釋就是
在不裝系統的情況下進行開機檢測——只要能進入BIOS介面就代表電腦硬體沒問題了。
至於系統也就是裂變材料的除錯嘛.
自然是在羅布泊那邊了,畢竟那種實驗是有輻射性的。
過去這段時間陸光達和徐雲沒少往羅布泊跑,一次次下來徐雲的膚色都肉眼可見的黑了很多,擱非洲高低能當個千人部落的酋長。
另外裂變材料的除錯在濃縮鈾達到了足夠濃度後基本上沒啥難度,這玩意兒的核心主要在於提取技術。
至於冷爆之所以會選擇在221基地,一來是因為場所在地下,只要混凝土足夠厚就可以阻擋火藥的衝擊。
二來則是因為基地的一到三分廠負責的便是原子彈零部件的生產,這些零部件就地組裝實驗既便捷又不會洩密。
這種做法就有點類似後世那些開在屠宰場附近的毛肚或者牛雜店,可以直接和廠商去拿貨。
不過話說起來容易,冷爆實驗其實還是很複雜的。
原因便在於成本。
“各位首長,我們之前在二到五號場地進行過了上百次的實驗,具體數字是一百六十八次。”
考慮到今天冷爆現場有些新來的領導,高元明便簡單對成本做了個解釋:
“平均每次實驗的成本包括炸藥和零部件在內,均價是一千四百三十七塊五毛二。”
“至於這次一比一冷爆的成本就比較高了,哪怕是沒有裂變材料,冷爆彈的造價也要114514元。”
聽聞此言。
有些首都來的領導的臉上頓時浮現出了一絲沉重。
如今職工的平均工資不過25塊,首都作為國家中心待遇要高點兒,但首都那邊大多數職工的平均工資也就30到35左右。
一次普通的冷爆實驗,就要消耗一位職工三年多的工資.
當然了。
這抹沉重只是轉瞬即逝,畢竟大家都很清楚,這是某種必須付出的代價。
隨後作家轉頭看了眼李覺,李覺再次輕輕地點了點頭:
“元明同志,既然冷爆模型沒有問題的話,那就準備開始冷爆實驗吧。”
高元明聞言表情頓時一凝:
“明白,首長們請隨我來吧。”
隨後在高元明的引導下。
眾人很快來到了一處開闊的涼棚內。
此時此刻,涼棚處正擺著一座後世看起來很普通的裝置工作臺:
這座工作臺的外表塗著一層綠色的金屬漆殼,漆殼的不少部位已經烙印刻滿了歲月的印記,塵土和細碎的纖維摻雜在一起,形成了難以名狀的灰色顏色。
工作臺正中間是一個淺淺的凹槽,凹槽裡是一塊不怎麼通透的螢幕,旁邊有一些按鈕和開關,陳舊的標識已經變得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