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項項已經完成了理論推導的核心零部件,先後順利出爐並且經過了驗收。
對了。
順帶一提。
在這期間對岸似乎收到了什麼風聲,還是忍不住派出了一架U2偵察機想要打探情況。
然後
軍列館藏品喜+1。
六個月後的某天上午。
221基地。
爆轟試驗場.也就是六分廠。
此時此刻。
李覺、陸光達、朱光亞、彭恆武、徐雲.足足有二三十位基地領導聚集在了六分廠的空地上。
甚至
作家也來了。
或許是時間還沒到的緣故。
眾人偶爾三三兩兩的聊上幾句天,不過他們的目光卻時不時的會往前方的一處建築上瞟。
過了大概幾分鐘吧。
建築內快步走出了兩道身影。
其中一人身高只有一米六左右,膚色蠟黃,年齡三十出頭四十不到的樣子。
另一人留著個地中海髮型、約莫五十左右,手上拿著一疊報告。
二人赫然便是二分廠的副總工程師、炸藥專案一把手的王原,以及爆轟試驗場的負責人、六分廠廠長高元明。
來到幾人身邊後,高元明將手中的報告翻開了一頁,對李覺和作家說道:
“報告兩位首長,經過執行小組的三輪交叉校驗,冷爆模型已經檢查無誤,請首長做下一步指示!”
作家聞言側了側身子,朝李覺做了個你的地盤你做主的眼神。
李覺會意的點了點頭,思索片刻,對高元明說道:
“元明同志,周圍的人員都撤離完畢了嗎?”
高元明表情一肅,彙報道:
“報告首長,周圍的職工、副業隊成員都已經撤離完畢,一些重要的實驗裝置也都已經順利轉移了。”
“另外李四光同志還親自勘察了試驗場地質結構,確認所有實驗條件均已就緒!”
聽聞此言。
坐在作家身邊的徐雲忍不住看了眼遠處的一號試驗場所在,心中忍不住散發出了一絲感慨。
如果說基地這十八處分廠哪處與他最有緣分,那麼答案顯然便是眼前這座代號六分廠的爆轟試驗場。
當初基地正是因為頭疼於爆轟試驗場修建的氣候條件,才會做出透過裝置測量氣象引數的決定,從而讓他有了與基地接觸的機會。
後來亦是為了能夠準確捕捉爆炸引數,徐雲又拿出了與德國Hochtief公司交易線性震盪檢測元件的想法,間接推動了靜電加速器的交易。
接著便是現在。
如今自己的任務已經到了收尾階段,他又與爆轟試驗場產生了交集。
同時今天過後,有關核武器的研發基本上就可以宣告完成,剩下的便是等待最終核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