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氧化汞銻今後在核彈上的進一步研究遇到了卡殼,也可以同步轉向航空航天領域。
畢竟別忘了.
楊振寧所設想的空間引力波探測器,就是一個標準的航天專案呢。
當然了。
置換這種前景的“代價”也很明顯,那就是毛熊版本的那種黑科技基本上是沒啥可能出現了——不過以後世的眼光來看這還算事兒?
後世別說紅汞炸彈了,中子彈甚至氫彈都沒有實戰過呢。
截止到2023年,親眼見證過原子彈威力的也就那麼些個熟人罷了。
因此比起實戰能力,概念上的威懾.也就是證明自己掌握了這項技術,顯然要比前者更加重要一些。
“.條件不足啊。”
王浩然下意識摸了摸下巴,很快也理解了于敏的意思:
“這倒確實是個問題,咱們如今的工業水平還是有些不足,短時間內搞出標準版的氧化汞銻確實有些強人所難了。”
“不過我認為咱們可以把這個專案聯名報上去,作為一個備忘錄性質的課題存檔。”
“等到咱們原子彈爆炸成功,屆時的人手就可以一部分研究氫彈的小型化,另一部分去研究氧化汞銻在核武上的應用了。”
“于敏同志,你覺得怎麼樣?”
“這個安排很合理。”
于敏很快點了點頭,但很快便又話鋒一轉:
“不過.”
王浩然看了他一眼:
“不過什麼?”
于敏有些憨憨的撓了撓頭髮,臉上露出了些許羞澀的笑容:
“不過浩然同志,氫彈小型化的技術.我們小組已經在三天前突破了。”
王浩然瞬間呆立當場:
“?!”
整個會議室現場亦是落針可聞。
過了足足有好一會兒,王浩然方才帶著驚愕回過了神:
“于敏同志,你說什麼?你們解決了氫彈的小、型、化?!”
大於再次露出了一道人畜無害的笑容。
王浩然感覺自己有些麻了。
要知道。
氫彈的小型化和上頭提到的微型中子彈可不是一個概念,微型中子彈是屬於【體積威力等比縮小】的範疇,而氫彈小型化指的則是體積縮小威力不變——這個邏輯之前用體重身高的例子解釋過一遍。,
從戰爭角度上來說。
核武器在試爆成功後只能算是走出了第一步,實戰手段相對來說比較侷限——因為它的體積太大了。
沒有完成小型化的核武器要達到一定的當量還得用重型轟炸機運到頭上去扔(參考霓虹),或者大型固定發射場發射重型火箭(參考阿三),操作繁瑣不說還容易被攔截。
當年海對面之所以能投彈成功,很大部分原因在於霓虹的攔截技術很不成熟。
而核武器完成小型化後就不一樣了,用戰略轟炸機在敵方領空1000公里外就能發射,還能搞降落傘空投,各種千奇百怪的姿勢都能給你解鎖開來。
說句有點直白的話。
沒有完成核武器小型化的華夏如果真和海對面幹起來,那麼想要把核武器投到海對面本土其實可能性很低。
倘若真的發生了戰爭,兔子們能做的就是從附近拉個墊背的——你敢打我?敢打我就把原子彈丟到霓虹棒子那邊,大家一起完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