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
如果說氧化汞銻可以充當微型中子源,那麼標準體積的核彈理論上是不是也可以?
不過令眾人有些遺憾的是,于敏很快搖了搖頭:
“很抱歉,恐怕不行。”
王浩然聞言朝他投去了一道費解的目光:
“為什麼?”
于敏無奈的一攤手,解釋道:
“因為時間有限,條件實在有些不充足。”
“氧化汞銻用徐顧問的話來說就是某種‘黑科技’,無論是生產裝置還是理論框架都沒遠遠沒有達標。”
“我設計的這個紅汞炸彈僅僅是為了能夠生產出微型中子彈,趕上核爆的日程罷了,並不是標準的小體積大當量武器。”
“當然了,氧化汞銻這個物質本身的研究前景還是很廣的,至少按照目前的物質特性來看,它應該是一種很有價值的國防材料。”
大於話剛說完,徐雲便贊同的點了點頭。
確實。
大於鼓搗出來的這玩意兒雖然也叫紅汞炸彈,但和後世傳聞中的毛熊版本還是有比較大的區別的。
後世對於毛熊版本的說法非常的唬人,據稱只有拳頭大小就能爆發出數千甚至上萬噸當量的威力。
要知道。
小男孩也不過是1.5萬噸TNT量級罷了,而小男孩的寬度足足有71厘米,長度更是長達三米。
儘管說一個是核聚變一個是核裂變,但這種差距依舊很嚇人——因為氫彈的威力雖然強,可同樣也是需要很多硬體結構做支撐的,體積很難縮小到拳頭的量級。
而大於搞出的這個紅汞炸彈卻不一樣。
它屬於體積縮小但威力也縮小的情況,核心目的是為了解決普通中子源無法支援微型中子彈的壁壘,嚴格來說並沒有那麼黑科技。
用後世遊戲裡的話來說就是有點超模,但還沒誇張到自瞄鎖頭的程度。
不過另一方面。
正如大於所說,氧化汞銻這個物質的研究價值還是很重要的。
在此之前包括王浩然在內,很多人對於氧化汞銻的認知僅限於這是一種價格高昂的放射性物質。
放射性物質雖然理論上可以用於核研究,但問題是如今有很多比氧化汞銻要便宜的替代品存在。
所以在很長的時間裡,氧化汞銻這玩意兒都只能被放在角落裡落灰。
但眼下卻不一樣了。
隨著大於搞出了設計方案的同時,氧化汞銻的價值也被一同開發了出來:
具備放射性,代表著可以用來做探測、
比鈹更好的導電性和穩定性,代表著可以參與到電子工業的生產中、
上佳的催化效果則可以運用在有機合成、氣體處理和石油加工等領域.
如果再把以上諸多特性一綜合,一個絕佳的新方向就出現了:
航空航天。
沒錯。
航空航天。
在徐雲穿越來的後世,氧化汞銻雖然在沒有公開的核彈製造案例,但它本身是一種很重要的國防材料,核心應用就是火箭發射。
所以國內那些號稱自己手上有貨的人使用的話術,基本上都是【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裡面搞出來的,第二噸半價喲親】。
換而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