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相比於標準版的麒麟9100(中子彈),9000S(微型中子彈)的生產難度和耗時則要短上許多。
如果一切順利.
或許還真可能在九月十九號的時候完成微型中子彈的研發?
當然了。
這裡的微型中子彈和氫彈的小型化是兩個概念。
氫彈小型化指的是在於同等威力下實現更小的體積和重量,這樣就可以使運載工具一次性攜帶更多核打擊武器,難度要比氫彈研發還高上很多。
就像你想把你兒子喂成身高180體重180斤的大高個不難,但想讓他在體重180斤的同時身高只有140厘米這難度就高很多了。
而微型中子彈則是標準的體積縮小威力也縮小,相當於等比縮放。
“.”
隨後王浩然思索了一會兒,對李覺說道:
“廠長,如果是微型中子彈的話那麼具體的方案呢?”
“雖然微型中子彈難度確實要低一些,但該推導的理論還是得推導的,咱們有這方面的成果積累嗎?”
李覺聞言朝他笑了笑,轉頭看向了一旁的大於:
“掛咳咳,于敏同志,這方面就由你來介紹一下吧。”
于敏很快從座位上站起了身:
“好的,廠長。”
接著大於手上拿起了一疊大概兩厘米厚的文稿,翻開第一頁,對王浩然說道:
“浩然同志,不久前在解決了氫彈的理論問題後,我就把全部精力放到了中子彈的相關研發上。”
“實話實說,由於完全沒有相關資料參考,所以我們在中子彈的研發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問題。”
“大概有兩個星期左右吧,課題組沒有任何實質結果產出。”
“不過好在徐顧問及時發現了課題組遇到的問題,適時的過來提了很多重要建議,最終基於這些建議,我得出了一些不太成熟的成果。”
說到這裡。
大於忍不住靦腆的撓了撓頭髮。
接著他頓了頓,繼續說道:
“首先就是微型中子彈的結構問題,根據我對中子運輸方程的計算,我最佳化出了一個和常規彈體不太一樣的結構方案。”
“這種微型中子彈最外邊的反射層是鈽239,第二層是鈹6、銅和鎳的合金,高效炸藥則以二分廠目前在研製的CL20為主。”
“如果我計算無誤的話,球對稱向心壓縮硬可以達到7777千巴的壓強,中子輻射劑量可達8000拉德”
“這樣一來,氚氘聚變釋放的能量有80%是14.1兆電子伏特的高穿透性中子,20%的能量由氦核帶走”
古語有云,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目前儘管沒有動手論證過,但光聽大於報出的這些結構和引數,王浩然心中便已經信了七分。
早先提及過。
中子彈其實就是某種特殊的氫彈,而氫彈的實質其實也是一類原子彈——它以原子彈作為起爆扳機。
中子彈從流程來看,大概可以分成七個步驟:
1.原子彈爆炸,釋放出X射線和中子。
2.這些X射線和中子加熱核彈內部和反射層。
3.原子彈爆炸釋放出的中子誘發最外邊的反射層鈽239開始發生劇烈的鏈式核裂變,釋放出X射線向球心聚焦,讓它集中能量去激發聚變材料,獲得聚變所需的上千萬度高溫及高壓。
4.裂變中的鈽239釋放出輻射、熱量和大量的中子。
5.中子進入氘化鋰,與鋰結合生成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