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有點多了,讓吳姐你見笑了。”
吳月琴卻沒有絲毫嘲笑許鹿希的想法,而是伸手握住了許鹿希的手掌。
這位之前令她認為不會有太多共同語言的女子,此時卻如此的令她感到親近。
而在她們不遠處。
早在二人一出現便注意到她們的徐雲見狀,亦是猜到了什麼,幽幽嘆了口氣。
後世提及兔子們原子彈的研發,陸光達、王淦昌、老郭等人的出鏡率幾乎高達百分之百。
他們隱姓埋名數十載,只為祖國能夠挺起脊樑,赤誠之心蒼天可鑑。
不過在他們背後。
他們的家庭、愛人的默默貢獻,卻也同樣不可忽視。
就像戰術術語中的“大後方”一樣,沒有一個穩定、支援理解的後方,前線哪能築起萬里長城呢?
比如許鹿希。
她與陸光達分別了整整二十八年,期間只有少數幾次見面。
門前花開花落,但她卻依舊忠貞不移,從始至終義無反顧的等待著那個人。
然而遺憾的是。
86年陸光達回到了她的身邊,奈何當時陸光達由於核輻射身患重病,只與許鹿希相處了一年的美好時光,便戀戀不捨的離開了這人世間。
而她身邊的吳月琴,同樣也是王淦昌身後最堅實的盾牌。
她沒有許鹿希那麼豐富的學識,但卻用樸素的行動踐行著對王淦昌的愛意。
在王淦昌化名王京的那些年裡。
吳月琴一手拉扯5個孩子長大,並將他們全部送進了大學的校門,一人承擔了父親與母親的責任。
在整個221基地中。
類似吳月琴、許鹿希這樣的後盾還有不少。
她們在人生經歷上或許算不上“奇女子”,但比很多掛著奇女子標籤的人物更加值得令人敬佩。
另外關於吳月琴和王淦昌,還有一件很令人感嘆的事兒。
1997年7月的一天。
住在木樨地一幢老幹樓裡、已經90高齡的王淦昌像往常一樣去樓下散步、
不料被一個年輕人騎車撞倒,經檢查為右腿股骨脛碎裂。
五個月後。
94歲高齡的吳月琴竟在一個夜晚也不慎摔碎右腿股骨脛,於1998年7月去世。
三個月後。
王淦昌走完91歲的輝煌人生,追隨他的愛妻而去。
曾經的舊式封建婚姻,讓這兩人走到了一起,相濡以沫,風雨同舟,共同邁過78年的艱辛歷程,就連最後承受傷痛也偶合般地均為右腿股骨脛。
這究竟是天意,還是巧合?
恐怕真的只有老天爺知曉了。